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把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制度,是明清两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治措施。1413年,明朝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叛乱后,废除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府,这是“改土归流”的第一个重大步骤。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1726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贵等省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即将世袭的土司制度改为由中央任命并随时调换的流官,使这些地区的地方官职同内地趋于一致。“改土归流”触动了土司的利益,因而经常出现反复,除湖广外,有些地区清朝都一直未废除土司制度,直到解放前在我国西南一些地区仍存在土司制度。
-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绛焰灯千
-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作品赏析【鹤注】蔡兴宗谓献《封西岳赋》在天宝十三载冬。玩诗未二句,
-
作者: 刘建卫 【本书体例】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北宋〕苏轼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
-
【注释】:[江宿]宿于江上舟中。[寂历]寂静、冷落。[流萤]飞动的萤火虫。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
对坤卦的卦辞的解释,见本书《坤卦》。坤“元”:原指卦名“坤”和卦辞中的“元”字,这里连用构成一个概念,表示地道或地德。
-
作者: 宋生贵
-
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幽禽忽起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这是一首记述山居闲逸、描绘涧谷春光、充满禅悦的小诗。首言“竟日窗间
-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师年三十余,白皙好容仪。专心在铅汞,余力工琴棋。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迹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嗟我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