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琬《钗头凤》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钗头凤·唐琬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离异的妻子唐琬在沈园相遇,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唐琬就和了这首词,不久,她便抑郁而死。本词与陆游的钗头凤感情息息相通,处处呼应。
上片写被迫离异后无限痛苦的心情。“世情薄,人情恶”,开篇两句,由陆词“东风恶,欢情薄”演化而来。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专制暴虐,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措辞也比较委婉。唐琬则不加隐饰,她的恨溢于言表,这是她的处境和遭遇决定的。“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句与陆词“满城春色”和“花落”相呼应,她以“花”自喻,“黄昏花落”是说她遭遇不幸。“晓风干,泪痕残”自述她被休以后的生活。陆词中有“泪痕红浥鲛绡透”,唐琬即以此相和应。
下片紧承上片,围绕“难”字,具体叙写与陆游分手后的境遇和心情。“病魂常似秋千索”,这句与陆词“一怀愁绪”和“人空瘦”两句相对应,生活如“秋千索”,摇摆不定。“角声寒,夜阑珊”,这两句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也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全词收尾连用三个“瞒”字,与上片的三个“难”字相呼应,更突出了“难”字,需知要把痛苦深埋心底,“瞒”住周围所有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 此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古诗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表达了爱侣间真挚的情感和对永恒爱情的向往。诗句中“得成比目”指相互成就,不顾死亡;“不羡仙”意指不羡慕仙人,愿与爱人相伴。这句诗揭示了古人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死的超脱,给人以深思。
-
打破传统艺术的时空表现法则,让艺术画面表现平面和二度空间的面,从而形成上下、前后、左右皆可同时看见的物体形象。这种崭新的艺术表现法
-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遥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还看古人
-
【3713】荒野帝国:走入美国未来的旅行(〔美〕罗伯特•D•卡普兰著,何泳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33 8万字,2018年3月第1版,68元)△共7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对老师感情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对老师感情的诗句,描写师生情谊的诗词,对老师感情的诗句。七律 忆师恩辗转无眠问梦痕,依稀往事眼前陈。风吹耳畔师尊语,月挂梢头学子心。难忘昏灯催困笔,曾忧破椅坐亲人。而今继步三十载,更领当年教诲
-
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 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市),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