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明经求第①,则顾人②答策③;三九公讌④,则假手⑤赋诗。
【注释】①求第:求得及第。②顾人:雇人,请人。③答策:对答皇帝的策问。④公讌:即公宴。⑤假手:借别人之手。
【释义】想在明经考试中求得及第,则雇人为自己回答策问;上巳、重阳等节日举行公宴时,则请别人代为自己做诗。
【点评】这是作者讽刺南朝的贵族子弟不愿接受教育,胸无点墨,还想谋取高官,附庸风雅。
参考文献
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三勉学
-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公刘)读后赏析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公刘》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哎,大森林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柳宗元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上一句:千山鸟飞绝。
下一句:万径人踪灭。
翻译:
千山之间已无鸟飞翔,万径之上已无人行迹。
意思:
偏僻的千山之间再也看不到飞鸟,茫茫的万径上已无人流了。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此诗可谓一幅鲜 -
【原文】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鉴赏】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芳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本篇名为 “咏史”,实系伤悼文宗之作。当作于开成五年(840)
-
梅尧臣《杂诗绝句十七首(其十三)》 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 ① 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已远。 【注释】 ①款款:轻盈徐缓的样子。 【译文】 水面上的红蜻蜓,飞翔在小船近旁,扇动着轻盈的翅膀。小船欢快地前
-
作者: 曹增渝
-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天子巡剑
-
【4303】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美〕伦纳德·蒙洛迪诺著,龚瑞译,中信出版社,35万字,2018年4月第1版,68元)3部(12节):1.直立的
-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