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田横义烈》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田儋列传)
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①。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②,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 “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③,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还报。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 “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 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④。横谢使者曰: “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 谓其客曰: “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⑤,其耻固已甚矣; 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 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 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
高帝曰: “嗟乎! 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⑥,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⑦,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译文】 田横惧怕汉王诛杀,就带了他的门徒下属五百多人逃到海上,居住在一海岛中。汉高帝听说了此事,认为田横三兄弟本来平定齐地,齐地人中的贤德之人大多依附他们。现在他们住在海中,如不收编他们,恐怕今后作乱,便派使者去赦免田横的罪,并召见他。田横因此而辞谢说: “我烹杀了陛下的使臣郦生,现在我听说,他的弟弟郦商是汉将而且很有本事,我害怕不敢接受诏令,请求做一普通百姓,留守海岛中。”
使者回去向汉王报告。高祖皇帝便下诏卫尉郦商说: “齐王田横就要来了,他的人马和跟从的人,你若敢去惊动他们,我就要灭你的族。” 于是,又派使臣拿了符节去田横那里,将汉王下诏郦商的情形完全告诉田横,说: “你田横到汉来,大到封王,最小也要封侯; 若不来,就要用兵攻打并且诛杀你。” 田横便与自己的两个门客骑马直抵洛阳,离洛阳还有三十里路,到达了尸乡这里便停下换马。田横答谢使者说: “臣下见天子,应当沐浴更衣,请在此暂停一下。” 田横对他的门客说: “我当初与汉王一起南面称王,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我田横却成了逃亡的俘虏而去称臣服事他,这个耻辱已达到极点了; 而且我还烹杀了别人的哥哥,而今我与被烹者的弟弟一同服事他的君主,纵然他畏惧天子的诏令,不敢惊动我,那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惭愧吗? 况且,陛下之所以想见我,只不过是想见见我的面貌罢了。而今陛下在洛阳,现在砍下我的头,奔跑三十里路的时间,我的形态面容还不会改变,还可以看的。” 于是,便自杀,叫客人捧着头,跟从使者奔驰去上奏高帝。
高帝说: “啊呀! 他那大的名声是有原因的呵! 他自布衣中起事,兄弟三人相继做王,这难道不是贤人么?” 高帝为他流下眼泪。于是封田横的两位门客做了都尉,调动二千兵卒,用王的礼仪安葬田横。田横已经安葬了,他的两位门客在田横的坟墓旁掘了洞穴,都自杀在此,以便地下跟从他。高帝听说此事后十分吃惊。因为田横的客人都很贤德,高帝听说其余五百人还在海中,又派使者去召他们回来。使者到达,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也都自杀了。于是可知,田横兄弟是真能够得到人才的。
【鉴赏】 田横(?—前202),秦末狄县 (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是齐国贵族,秦末,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朝建立,率部卒五百余人逃往海岛; 汉高祖命他到洛阳,被迫前往,因不愿称臣于汉,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的部卒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本文所记就是田横义烈而死的故事。
文章先写田横拒召。田横率徒属五百余人居海岛中,对刘邦建立的汉朝本无威胁,且他人少力量小。但刘邦心地险恶,怕他以后 “为乱”,乃召他返洛阳。田横想到他曾烹杀刘邦的辩士郦食其,其弟郦商又在汉朝为将,怕受其害,不愿归附汉朝,愿为一名老百姓,守海岛中。
文章次写田横自刎。汉高祖刘邦安定了郦商之后,又派使臣召田横,并警告他: “不来将起兵讨伐!”田横被迫前来,到达距离洛阳还有三十里地的尸乡驿站时,他觉得称臣于汉有耻,烹杀了郦食其有愧,不愿与其弟郦商同朝为官,遂自杀。
文章再写田横部属死义。田横死后,其随从二人也在他的墓旁掘穴自杀,意为随他而去。其海上五百部卒也全都自杀。可谓一群义士! 文中除正面写田横及其部卒的义烈之举外,还写了汉高帝假惺惺的 “召封”、“流涕”、“大惊”,称田横为 “贤”,其实内心是怕田横作乱。两者对比,田横忠耿义烈,刘邦狠毒阴险,因为田横及其部卒五百多人的死,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文章以直叙手法,写田横惧诛而逃亡海上,最后依然被诛,其背后原因,作者不作说明,只是客观叙述事实,给读者留下思索、想象的空间。并以其部卒之死突出田横之仁义,也反衬刘邦之残酷。作者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已透出此意,司马迁的爱与憎已昭然显现。
-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
-
【原题】: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院三绝
-
【3528】中国——东盟政治经济互动及机制研究(梁颖等著,人民出版社,35 7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68元)△共8章:①政治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
宋·陆游亳州太清宫桧至多2,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带微苦
-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
-
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
-
万瓦青烟夕霭生,斗杓迎岁转东城。隋宫守夜沈香燎,楚俗驱神爆竹声。玉树罗阶家宴盛,羽觞称寿彩衣荣。九门朝客思公甚,向晓天风舞雪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孩蹒跚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小孩学习走路的古诗,和孩子一起相处成长的古风诗句,形容小儿满周岁的诗句。《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衣食幸相属,胡为不
-
《纬书集成·龙鱼河图》: 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朱名隐娥。南海君姓视名赤,夫人姓翳名逸寥。西海君姓勾大名丘百,夫人姓灵名素简。北海君姓是名禹帐里,夫人姓结名连翘。 《集说诠真》: 《事物异名录》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