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陈平设计擒韩信》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陈丞相世家)
淮阴侯破齐①,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②,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③。用其奇计策卒灭楚,常以护军中尉,从定燕王臧荼④。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 “亟发兵,坑竖子耳⑤!” 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 “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 “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 曰: “未有。”曰: “信知之乎?” 曰: “不知。” 陈平曰: “陛下精兵,孰与楚?” 上曰: “不能过。” 平曰: “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上曰: “莫及也。” 平曰: “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以为陛下危之。” 上曰: “为之奈何?” 平曰: “古者天子巡狩⑥,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⑦。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擒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预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高帝谓信曰: “若无声,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⑧。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还至雒阳⑨,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于是与平剖符⑩,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 “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 “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 “非魏无知(11),臣安得进?” 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乃复赏魏无知。
【译文】 淮阴侯韩信打破齐国,自立为齐王,还派使者通报汉王,汉王大怒并大骂韩信。陈平用脚轻踏汉王,以此暗示,汉王即刻领悟。他便优厚地对待齐使,还派张良即刻去立韩信为齐王,把户牖乡的土地封给了陈平。汉王曾用陈平的奇特计谋,灭掉楚国,陈平做了护军中尉,跟随汉王平定了燕王臧荼之乱。
汉六年,有人上书,报告楚王韩信谋反。高帝问诸将怎么办,诸将说: “赶紧发兵,宰了那小子呀!” 高帝没有吭声,他问陈平。陈平一再不肯回答,问:“诸将怎么说?” 高帝如实告诉他。陈平说: “那人上书说韩信谋反,他那里有人知道上书这事吗?” 高帝说: “无人知道。” 陈平说: “韩信知道吗?” 高帝说:“他不知道。” 陈平说: “你陛下的精兵与楚国比较,谁强大些?” 高帝说: “我比不过楚国。” 陈平说: “你陛下的武将在用兵方面,有能够超过韩信的吗?” 高帝说: “不及韩信。” 陈平说: “你现在,兵不如楚国的精,将又不能及韩信。若举兵去攻打他,是你催他开战。我个人认为,陛下这么做是很危险的。” 高帝说:“这事怎么办才好呢?” 陈平说: “从前天子出去巡狩,便借机会聚诸侯。南方有个地方叫云梦,陛下可假装出去到云梦游玩,在陈那个地方会集诸侯。陈地是楚国西边的疆界,韩信听说天子好好地出来游玩,他估计自己必定没什么事了,而且必然到城郊来迎接你,你便趁他迎接你之机将他擒拿。这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的事情而已。”
高帝认为可以这样办。于是,便派使者通告诸侯,在陈地相会,说: “我将要去南边游云梦。” 高帝于是随即起行,还未到达陈地,楚王韩信果然在城郊外的路途中迎接高帝。高帝已经事先预备了武士,武士见韩信到来,立即将他捉住捆绑了,放在后边的车里。韩信大叫道: “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被你烹杀。” 高帝回过头来对韩信说: “你不要作声,等回去你就明白了。” 武士将韩信的两手反过去绑着。高帝便在陈地会盟诸侯,完全平定了楚的地方,回到洛阳,赦免韩信,降封他为淮阴侯。还与功臣们剖符定封: 给陈平剖符,封为户牖侯,而且世世代代永远相袭。陈平辞谢道: “这不是我的功劳。” 高帝说: “我用了你的计谋打了胜仗,打败了敌人,这不是功劳是什么?” 陈平说: “不是魏无知举荐我,我怎么能进到你这里呢?” 高帝说: “你可以说是不忘本的人啊!”于是又赏赐魏无知。
【鉴赏】 汉四年(前203),韩信破楚之齐地,杀项王大将龙且,自立齐王。那时,楚正急围汉王刘邦于荥阳。汉王得知消息,大怒且骂曰: “吾困于此,急望汝来救我,汝欲自立为王。” 后在陈平暗示下,乃派张良去立韩信为齐王,叫他派兵击楚。后韩信为主帅,破楚于垓下,刘邦立夺齐王韩信兵权。于汉五年(前202),改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以便进行监督与控制。汉六年 (前201),有人上书刘邦,告楚王韩信反。刘邦问计于陈平,从而生擒韩信。本文记述的就是这一事件。
文章先写陈平在处理“楚王韩信反” 的问题上,与诸将的不同见解。诸将主张 “亟发兵,坑竖子耳!” 陈平在高帝刘邦征询他的意见时,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先调查研究,当得知韩信不知有人告他谋反时,再请刘邦对比自己与韩信的兵将,当得出刘邦“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时,陈平得出结论: 不能用兵,只能智取! 即刘邦假巡狩之名,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韩信因不知有人告他谋反,故必来迎,从而擒之。陈平此计,也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
接着,文章写刘邦依陈平之计擒韩信。当韩信被擒之时,大呼: “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此时的刘邦,尚未下决心杀韩信,只将他降为淮阴侯。
最后,文章还附带写了陈平受封之后,不忘其恩人魏无知的推荐,从而得到刘邦“不背本” 的赞赏,这从另一侧面表现了陈平为人方面的一个亮点。
-
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惇实,避英宗旧讳而改名。道州营道(今湖南道
-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 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常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常的古诗,带常的古诗,包含常的诗句。带“常”的古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
-
典源出处 《后汉书 党锢列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注曰: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 《三秦记》 曰河津一名龙门,水
-
禅宗偈两首是唐代神秀和慧能创作的哲理诗作,其中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与独特观念。
第一首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偈语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递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观点。它通过将色与空相对应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万事万物皆是虚幻、变幻、无常的观念。色即表万象,而空即虚无。色与空并不是分离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包括身体、
-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
-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 “天之弃商久矣 ① ,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 ②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不可
-
【原文】 十里一置 ① 飞尘灰,五里一堠 ② 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 ③ ,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 ④ ,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 ⑤ ,天宝岁贡
-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他日闲相
-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名句】时 ① 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 ② 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 ③ 而言,有幼、壮、艾 ④ 之期。 【注释】①时:时辰。②日:以天数计。③身:人生。④艾:老年。 【释义】对时辰而言,有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