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李膺龙门”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后汉书 · 党锢列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注曰:“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 三秦记 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世说新语·德行亦载。
释义用法后汉末期朝政紊乱,法度废弛,李膺 (字元礼) 在那种情势下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受到士人的拥戴,被他接待汲引的人,感到如同鱼登上了龙门一般。后用此典表示受到德高望重的人接纳而感到荣耀; 也用来称颂接纳奖掖自己的人。
用典形式
【龙门】 唐·杜甫:“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宋 ·欧阳修:“名高场屋已得隽,世有龙门今复登。”宋·陆游:“听法鬼神环麈尾,质疑英俊集龙门。”
【李门】 唐·杜正伦:“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登门】 唐 ·韩愈:“濡沫情虽密,登门志已辽。”唐 ·李商隐:“登门惭后至,置驿恐虚迎。”
【登龙】 唐·权德舆:“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元 ·陶宗仪:“戏马台荒,登龙人老,往事休追惜。”
【膺门】 唐 ·杜牧:“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唐 ·赵嘏:“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见李膺】 唐·杜牧:“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龙门主】 唐·白居易:“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
【李膺客】 明 ·高启:“何必更区区,求为李膺客。”
【登龙宾】 唐·孟郊:“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李膺门馆】 唐·王季友:“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元礼许登门】 唐·刘禹锡:“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龙门属李膺】 金·元好问:“一世龙门属李膺,待君提拂遂腾升。”
-
清·富察敦崇2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两千多年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本质主义的反动。本质主义是一座精神古堡。以它为据点,人类怀着必胜的信念,建筑了人类知识的大厦。但是20世纪以来,许多思想家发现,这座古
-
旄丘 作者: 张红梅 【本书体例】
-
陈沆九日登黄鹤楼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寂寞繁华千感并,浮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多的穿越小说,内容包括求有很多诗词歌赋的穿越小说男主的,求诗词歌赋多的穿越小说,求古诗词多一点的小说。《穿越之好色王妃》《人生若只如初见》作者: 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作者: 安意如《思无邪》作者: 安意如《西风独自凉》作者: 朴月(纳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处】唐张继《 枫桥夜泊 》。 【意思】月亮渐渐落下去了,乌鸦啼叫,满天皆霜,面对江枫渔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描画出了一幅秋夜旅泊图,衬托了无法排遣的行
-
【原题】: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胜因得乱道一联遂足成篇兼怀曲湖居士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上一句是:“千里蓝田秋雁飞。”下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美景的遐想与追求。峨眉山的秋天,月光如半轮,投射在平羌江水上,景色宛如仙境。上一句描绘了千里蓝田秋雁飞的壮美壮丽,下一句借“千里目”和“一层楼”的比喻,表达了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的笔触和表达,呈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
-
作家成名之累我所谓作家,指有书本出版的人而言。我所谓书本,指一百叶以上的文集、诗集,或专门著作而言。所以为书局编教科书者,或为日刊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刘老太君碑文》(王天志) 故耋寿孺人刘门李氏讳生桂,生于民国八年古六月八日,于公元2004年4月27日寿终内寝,享年八旬有六。雁过苍穹,声清越而长鸣,人经尘世,名令美而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