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赏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个开头与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后来孟郊写了“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的诗句,可能受了此诗的启发,但气局比李白差多了。能够和它相比的,还是李白自己的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类诗句,大概只有李白那种胸襟才能写得出。不过,蜀道难用徒步上青天来比喻蜀道的艰难,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带山川的艰险,却并不感到文意上有过多的埋伏。而这一首,用青天来形容大道的宽阔,照说这样的大道是易于行路的,但紧接着却是“我独不得出”,就让人感到这里面有许多潜台词。这样,这个警句的开头就引起了人们对下文的注意。
-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① ? (《列子·说符》) 【注释】 ①类:种类。迭相食:一个吃一个。 【译文】 天地万物
-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作品赏析[江南新词有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
-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
-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
-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有作犹非圣,无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冯延巳《金错刀》冯延巳 冯延巳 双玉斗,百琼壶 ① 。佳人欢饮笑喧呼 ② 。麒麟欲画时难偶 ③ ,鸥鹭何猜兴不孤 ④ 。歌宛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 ⑤ 。只销几觉懵腾睡 ⑥
-
觉悟社是在五四运动中,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联合在一起组成的革命团体。周恩来是觉悟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3年2月,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1917年从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
《叔孙通定朝仪》是一部古代文献,是叔孙通为了规范朝廷礼仪所著。全文包括了详细的朝廷仪式,注释和翻译,提供了对这一文献的深入理解。该文献内容严谨,语句通顺,对朝廷仪式进行了系统化规范,为后世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赏析该文献,能够了解到古代朝廷的庄重和严肃,以及对礼仪的重视。
-
桃之夭夭 ① ,灼灼 ② 其华 ③ 。之子 ④ 于归 ⑤ ,宜 ⑥ 其室家 ⑦ 。 桃之夭夭,有蕡 ⑧ 其实 ⑨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⑩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