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解题】 此诗约作于天宝七载(748)暮春,时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新唐书·王昌龄传),李白闻知,写此诗遥寄。王昌龄:见塞下曲“作者小传”。左迁:贬官,降职。古时以右为尊,从右边迁往左边,就是由尊降卑。龙标:唐县名,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诗中寓情于景,以景传情,全以神行。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评云:“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后二句情深意厚,缠绵悱恻,而造语新鲜,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和王昌龄,从开元末年起,就结为好友。天宝七年(748),王昌 龄因“不矜细行”,被“左迁” (古代尚右,左迁即贬官,降级) 为龙标 尉(龙标,即现在湖南省黔阳县,当时是人迹罕至,自然环境、生活条件 都十分艰苦的地方。“不矜细行”,就是不大注意生活细节,不算什么大问 题。其遭贬原因,从其友常建鄂渚招王昌龄张偾里“谪居未为叹,谗枉 何由分”的诗句,及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谤议沸腾、言行相背” 的评语可知,完全是受了毁谤。受毁谤而被“左迁”到了十分艰苦遥远的地 方,是很值得同情的。 李白这首诗,是他游历吴越时,听到王昌龄被贬消息后写下的极富关切 同情之感的名篇。由于吴越距龙标甚远,所以题中特用一“遥”字点出。 【全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1)选自 李太白全集。 龙标, 唐朝县名 (现在湖南黔阳)。 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

(2) 〔子规〕 即杜鹃鸟。

(3) 〔五溪〕 湖南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

(4) 〔夜郎〕 古代少数民族国名, 辖境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这里指唐代夜郎县, 在今湖南阮陵县。 【翻译】 杨花已然落尽, 空听得子规声声悲啼, 传来你贬官南下已过五溪。 我把我的愁心寄与明月, 它伴着你直到天涯海角夜郎以西。 【鉴赏】 李白与王昌龄为同龄同代诗人,两人友谊深笃,王昌龄晚年因 “不矜旧行”,也就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谤议沸腾”,从而被贬官,左迁为龙标 (今湖南黔阳县) 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这时李白也至晚年,流荡在扬州一带,惊闻此事,深为王昌龄的晚年的凄凉厄运担忧,信笔书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从整首诗看来,李白大概是率然成篇,一气呵成。“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暗含时令,如叙述口语一样自然流畅,不事雕饰,但却大有深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鸣,给人一派萧索零离寂寞之感,同时又隐喻一层深意: 飘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这些物象本身就暗示并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积淀的文化心理内涵,使他们对诗人笔下的王昌龄,甚至诗人本人的飘零之苦,离别之恨深有所感,激起共鸣。“闻道龙标过五溪”直叙事件。“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沅溪等五条河流,这里指王昌龄到达龙标所经过的地方。上两句写景道事,看似平易自然,实则字字珠玑,仿佛长歌当哭,沉痛淋漓。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此时的沉痛伤感,还夹杂着焦虑与担忧,他为人的仗义使他恨不得自己变成好友王昌龄,代他受难。但是,在交通信息完全隔绝的唐代,遥远的空间却使他们如隔天涯,此时的绝望该是多么深重啊。无奈,他的一腔深情与愁恨,只得付之他平素所喜爱的明月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遨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月下独酌 ) “明月”,此时被诗人人格化了,成为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它“随风直到夜郎西”,一方面代诗人传情,问候在流离漂泊中的朋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 月赋 ) 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只有明月才能理解诗人的孤苦心境,它的“随风”飘移也把诗人的一腔愁思带去并挥发,这本身也说明了李白写此诗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与超越。 月亮,是东方人的精魂。中国古典诗人中,没有一个诗人能如李白这样对月亮那么挚爱情深,是李白把诗中的“月亮世界”推到了极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关山月 )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翻开李诗,咏月之作俯拾即是。所用手法和意境虽有不同,但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赏析】 诗的首句,以飘泊不定的杨花和子规悲切的啼鸣兴起、兼点下句“闻道 龙标过五溪”的时令。融情入景,很自然地把王昌龄生活不定以及自己当时 的情绪都含了进去。第二句直叙昌龄被贬之事。其中龙标是昌龄的代指。五 溪指湖南省西部之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是荒远之地的泛称,一 个“过”字含着在荒远之地行程所历的艰难,不着情语,悲痛之意又在其 中。 后两句直接抒情。虽然自己为好友被贬在荒远之地无限悲伤,但却无法 表示。只有让空中明月和身边清风把“愁心”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了。“直到”二字,尤显其急。夜郎,是原龙标辖下的古夜郎县,址在现在 湖南沅陵县境内,不是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用夜郎,只取两地名 之间的可联性,以显其地的边远闭塞。 月与风,都是无情之物,但在此诗里都成了有情之种。在前人,这已多 有运用,不算创造。如谢庄有月赋,在“川路长兮不可越”时,他要和 “美人” “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面的思妇对音 讯断绝的游子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月光把思念之情带到亲人身边; 曹 植七哀里的“孤妾”在相思极切时,是“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李白的高明,则是兼采其意,把风、月融入同一作品,取得了语奇意新的效 果。不仅表现了诗人“闻道龙标过五溪”的痛苦、关切之情的不可按捺与缠 绵悱恻,同时也表明了其无法向昌龄且无法向他人申述的悲哀。由于明月与 清风在无可奈何中成了知己,所以,诗中虽未言“愁”之深,但其有多深的 意味却又溢满于纸上。 由于得知王昌龄被贬至龙标的消息后,诗人深切同情,无限哀愁与急切 无奈之情在诗中成功表达,虽然没用一字叙述昔日两人的交往,但友谊真 挚的程度也能被人全然了解,这大概也是它经得起品味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 《亲戚不可失欢》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亲戚不可失欢①【原典】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②,则彼此酬复③,遂如平时矣。宜深思之。【注释】①亲戚不

  • 寓言“粤人得仙”注释、翻译和解说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 ① ,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曰:“此所谓神芝 ② 者也,食之者仙。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斋 ③ 三日而烹

  • 诗词作品《山居秋暝》鉴赏和精讲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著名代表作品,历来为人们所赞颂。此诗写

  • 韦应物《寄诸弟》全诗赏析

    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 蒲松龄·《促织》原文、鉴赏和解析

    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

  • 《黄山在歙郡之北雄丽杰出可与嵩少争衡世传黄赏析》

    【原题】:黄山在歙郡之北雄丽杰出可与嵩少争衡世传黄帝与浮丘容成公炼丹其下功成仙去南有紫阳蓊郁相望唐景云中仙人许宣平旧隐也伯氏来倅之始锄荒聚砾为台数仞揖二山之秀既成予自宣来乘高四顾飘然有凌云思意电旌风驭朝夕往来其间作歌以招之云

  • 禅诗《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赏析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过零丁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过零丁洋》是王之涣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子赴宴途中的美妙行程。他乘船穿越平静的洋水,享受着自然之美。作者用丰富的比喻和具体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读此诗,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出处】唐 王维《酬张少府》 。 【翻译】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全诗】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

  • 《古文观止·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鉴赏

    古文观止·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