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南唐国主·李煜《破阵子》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南唐国主·李煜《破阵子》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⑤,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霄汉: 天空。

②烟萝: 指树木丛茂,仿佛烟聚萝缠。

③沈腰渊鬓: 指因忧愁过度而使腰围瘦减,两鬓变白。沈,即南北朝时文学家沈约,他给朋友徐勉写信说自己老病: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来就以 “沈腰”作日见消瘦的代词。潘,即晋朝文学家潘岳,他的 秋兴赋 中有句: “斑鬓发从承弁兮”,以后就常以 “潘鬓” 代指头发变白。

④庙: 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的处所。

⑤教场: 管理宫庭音乐的机构。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由一国之君变成阶下囚,北上事宋后,感怀往昔而激情难抑的 “哭诉”。

“四十年来家国”二句,似随口而成,却语意宏阔、气势沉雄。“四十年来”,指南唐自公元937年建朝,历经先主、中主和李煜三代,共三十八个近 “四十”个春秋,即于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在五代十国的历史骤变中,也算是有较长的国祚了。第一句乍看似觉平平,稍一玩味,就感到其中包蕴了无限的感慨和留恋之情。“三千里地山河”,是指南唐朝曾拥有三十五州之广,即包括现在的江西全省、福建大部分,还有江苏和安徽以南的部分。这一片疆土,河山秀丽,物产富饶,文化繁荣。如此家业,若是沦丧于他人,岂不令人痛惜。更何况,还有那巍峨宏丽的凤阁龙楼: 高耸入云天,气势吞霄汉。宫苑里,葱笼茂密的名花奇木,如琼似玉、仿佛烟聚萝缠一般,这是天上人间少有的繁华景象啊! 回想李煜的人生经历,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当上了太平天子的。由史书记载中可知,他从小颖悟,喜好文学,并且工书、善画、通音律,同时,也好游冶,迷恋声色,甚至佞佛敬神。当宋灭周后,他已感到南唐必蹈其覆辙,但仍不思强兵保土。把希望天真地寄托在赵匡胤身上,他不惜纳贡称臣,乞望能做个长久的承平之君。然而,事必与愿违,早怀有一统之志的赵匡胤兄弟,在灭了南汉之后,随即兵临石头城下,面对强大的宋兵,李煜的怯懦和求助神佛都无济于事了,他只好肉袒出降,成了宋王朝的 “臣虏”。“几曾识干戈”,是他的慨叹和自白,是他的软弱和无奈的自我写照。这一句,使上片结论,有猛然顿住、令人喷醒之感。虽为哀痛之语,却不乏千钧之力,虽听之突兀,但感之自然,可见作者倚声作句之精熟和自如。下片,紧承上片,以 “一旦”两字喝起,叙事兼以抒情,以简洁的造语,写尽诗人成为阶下囚后的悲惨情状。可以想象,像李煜这样的人物,一旦成了俘虏囚徒,必然是一种从天上堕入地狱里的感觉吧! 因此,监禁、折磨的痛苦和屈辱,必定使他吃不消,像沈约一样瘦损了腰,像潘岳一样染白了鬓,这一切,真是苦不堪言! “最是仓皇”等三句,是继前面的描叙,进一步展示和抒写,·更令人痛不欲生的是,当我率众向宗庙辞行时,乐工们奏起那摧人断肠的离别曲,我忍不住抱住宫娥痛哭不已。这里的 “仓皇” 一词,含义丰富,写尽当时国破、事急、心乱的情态。这里的 “犹”字,似有弦外之音,词外之意。曾记得,当李煜还是南唐之主时,终日丝竹盈耳,歌乐沸天,真是无忧无虑,欢乐无极。而今又是奏乐,则完全是两种处境,两种心情,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此时同时交汇在一个人的心中,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则完全可想而知了。李煜前作望江南有句:“心事奠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旧时吹,肠断更无疑”,可为此做一注脚!

读后主此词,感到造语浅近明白,而感情则深曲郁结,一股撼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使读它的人仿佛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哀其所哀,伤其所伤,甚至要为这位懦弱愁苦的后主陪出几滴同情泪来。这无疑是缘于作者非同常人的经历感受和卓越拔群的文学功力所至。所以前人曾评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吴梅词学通论)这里所说的“用赋体”,正是指出了李煜极善于用真率诚直的语言来抒写胸臆的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道: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听知者深也。”李煜的词,正是这样的“大家之作”也。

猜你喜欢
  • 《芋老人传》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1) 。子佣出 (2) ,独与妪居渡口 (3) 。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 (4) ,影乃益瘦 (5) 。老人延入坐 (6) ,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7) 。老人

  • 《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三首(徐号天峰,赏析》

    【原题】: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三首(徐号天峰,武义诸生也。徐千斤)

  • 潘阆《酒泉子》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酒泉子》·潘阆 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潘阆《酒泉子》共十首,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十分

  • 贵阳市中考古诗词背诵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贵阳市中考古诗词背诵,内容包括中考语文古文必背50篇,求中考古诗文背诵篇目,中考必背古诗。观沧海 曹操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4、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5、望岳 杜甫 6、春望 杜甫 7、石壕吏

  • 谁是谁的谁

    谁是谁的谁我把我和你的爱情故事,写在网络里。一次次,希望你看到,你看到了,却不以为然。恍然发现,这世界天天上演雷同的爱情故事,你是

  • 季氏将伐颛臾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节选于《论语·季氏》,是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路就季康子欲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附庸国)一事向孔夫子求教的对话录要。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 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注释】 选自宋·王禹偁《待漏院记》。 兆民:万民百姓。兆,百万。 泰之:使他们(百姓)安泰。泰,平定、安定。 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来:同“徕”,使动用法,使……来归顺、服从,即以安抚的方法招致而

  • 白居易《病免后喜除宾客》全诗赏析

    卧在漳滨满十旬,起为商皓伴三人。从今且莫嫌身病,不病何由索得身?

  • 陶渊明·饮酒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诗共二十首,非一时之作。诗人在这一组诗的原序中说:“余闲居

  • 苏轼《撷菜》全诗鉴赏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