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夜笛词》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
“皎洁西楼月未斜”,从“皎洁”知正当月圆;从“未斜”,知月悬中天,约近午夜,万籁俱寂了。可是恰在此时,嘹亮的笛声从西楼传入了东邻人家。下面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图——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原来东邻的妇女正在裁衣,她想剪成同心花,一闻笛声,便剪错(坏)了!古时常用锦带制成菱形连环回心结,象征恩爱。梁武帝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刘禹锡杨柳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西厢记写张生传书莺莺:“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作个同心方胜儿。”这里剪成同心之花,也是用以表示恩爱。
此诗前二句动,后二句静;后者的静则是由前者的动产生的。也许笛声仍嘹亮入耳,不过却使人觉得此刻东家是一片阒寂了。寥亮,亦作憀亮。声音清彻响亮。向秀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今多作嘹喨或嘹亮。刘孝绰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余”。黄宗羲雁来红赋:“嘹亮兮声满长空,参差兮景留古渡。”用嘹亮来形容笛声,可知并非哀怨之音。而裁衣妇之“误剪”,看来是闻声牵情,触动了她记忆中的某一往事,拨起了她暂时宁静的心弦。而同心花不过是表示儿女之情吧。
此诗妙在含蓄,令人寻味不尽。笛声为何对她有那么大的感发力,一点消息也未透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云:“此诗言东家妇闻笛而生念远戍之情,遂误剪同心之花。设想甚工,闺怨诗之别开生面者。”但鄙意以为读者不妨展开各自想象的彩翼,来填补这片“空白”,岂不比并无根据地确认“念远戍之情”,更具韵味!“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梅花落的笛声和个人情感融而为一,得蕴藉之神。“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薛涛题竹郎庙)。笛声悠悠,人们并没有忘记对这位住在深山古木、遁水河畔的夜郎王!情匿于内,诗意深沉。“更吹笛里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久戍思家,心驰万里,一下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至于“金闺”是否指朝廷,却无关紧要了。这些闻笛声而生感的诗,春兰秋菊,各具其美;而像夜笛词这首诗,也大可不必坐实意念所向,还是让读者去“意会”,发挥各人的“再创造”为好。
-
《垂杨》这个词调是南宋陈允平的自度曲,原是咏垂杨的,故取以为名。后来填此调者甚少,仅元代白朴一人,可以说是个僻调。周济的词,词旨大都比较隐晦难解。
-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名言: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注释: 末年: 晚年。当缘: 定因。通审: 通达、明察。志气: 心志和气度。不激不厉: 不激烈。厉: 激烈。风规: 风度、品
-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牵迹犹多蹇,劳生未寡尤。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
-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祝生日快乐.古诗词吧,内容包括祝福生日快乐的古诗词,“祝自己生日快乐”的古诗,祝生日快乐的诗句。祝福生日快乐的古诗词有:长寿乐南昌生日 宋代:李清照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
-
自从塞北起烟尘,礼乐诗书总不存。不见父兮子不子,不见君兮臣不臣。暮闻战鼓雷天动,晓看带甲似鱼鳞。只是偷生时暂过,谁知久后不成身。愿得再逢尧舜日,圣朝偃武却修文。勤学不辞贫与贱,发愤长歌十二时辰。 平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朵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朵字的古诗词,古诗词中描写一朵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确并不是为了别人来欣赏的诗句,求有“朵”字的古诗。带朵的诗句指点牡丹初绽朵《浣溪沙》梅朵半含霜《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行到中庭数花朵《和乐天春词》径尺千余朵《浑侍中宅牡丹》灼灼百朵红
-
【说明】 《通鉴》 卷六十五记载了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同孙权、刘备联军进行的一场大战。 曹操自官渡之战后,继续讨伐袁绍势力,利用袁绍病死后其子袁谭、袁尚的矛盾,各个击破,占领了青、冀、幽、并四州
-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