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诗中第二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虽是从陈僧慧标咏水诗:“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和沈佺期钓竿诗:“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化出,却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凭几舟中的所见所感。因此,杨慎赞之:“壮丽倍之”,“有夺胎之妙”。我们阅读古典诗词常见有借用别人的现成诗句并改动其只字片语的例子,这些诗句虽言出有胎,但却吸取了原诗句的艺术滋养并在改动中体现出改造的独创精神,力求意新语颖,悉心立异,于创新中另出手眼,进入维肖于形又维妙于神的胜境,此谓夺胎之妙。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只写出了水的明净和人坐在船上的轻快舒适之感,缺乏远韵。
杜诗此联“天上坐”直接借用沈佺期诗的词语,“雾中看”模仿慧标诗“镜中行”和沈佺期诗“镜中悬”的句式结构,整联诗经过了切身生活感受的过滤和衍化,加上春水、船、花雾等意象,因此内容更丰富,风格深婉蕴藉,写出了新鲜的意境和崭新的形象: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抓住了年迈多病自舟观景的特点,推陈出新中令人倍觉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苍茫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起伏的心潮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化无常,不也如隔雾看花,真象难明吗?作者流浪生涯和忧念动乱年代的国家人民命运的心情得以流露出来。忧思之深邃,以及表现力、观察力之精湛,都远远地超过了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句,杜甫可谓点铁成金。 运用“夺胎之妙”此艺术技巧,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不胜枚举。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一书中,概括了古代诗人运用此艺术技巧的五种方式:一种是就前人的意境加以点化,使它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这也就创造出更动人的新意境来;一种是把前人讲的意思,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得更深刻,更尖锐,更凝练,因而更激动人心;一种是借用别人所描绘的景物来丰富自己的意境;一种是借用前人作品的结构或个别词语,内容和意境却是全新的;一种是从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中借用个别内容,改造它的风格,纳入新的体裁中。例如,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在屡见不鲜的好多诗家的诗句中翻造出新的,属于第一种方式。唐代吴融的途中见杏花写有“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唐代温庭筠的杏花写有“杳杳艳歌春日舞,出墙何处隔朱门。”宋代张良臣的雪窗小集偶题写有“一段为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陆游马上作亦写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等等。叶绍翁在前人的基础上造出了全新的意境。将“春色满园”与“一枝红杏”构成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不住”与“出墙来”则又正反相映,春意盎然,境界全出。 “诗贵见心耳,偶同前人何害”(吴乔围炉诗话),这是指诗是诗人的心声,而心声发源于根须扎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溟渤,才能得骊颔之珠,同理,只有开掘诗的源泉,多从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寻求诗的素材和灵感,才能觅取诗的活水。以这个条件为前提,借鉴前人的诗句翻跌出新意,显露出个性,那就会巧辟神奇,光彩焕发。与此相反,若踩着人家的脚印,不脱窠臼,不削前规,只是一味地临帖似地仿字摹句,那么就会弄巧成拙,跌入点金成铁的泥淖。
-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歌动白泞山,舞回天门月。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 (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
-
一大早,邹六的屁股刚沾到老板椅上,办公室的小王就领着一个络腮胡子匆匆走了进来,小王说:“老板,這个人要见您。”邹六用疑惑的眼神上下
-
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杜鹃花·山石榴》咏杜鹃花诗鉴赏 杜牧似火山
-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出处】唐杜甫《 佳人 》。 【意思】用天寒日暮时分,佳人单衣而临风倚竹,表现其形容憔悴和寂寞哀怨的心态。把佳人与挺拔的修竹联系起来,从而赞美了女子的高风亮节。笔调含
-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7高考古诗词默写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高考古诗词默写复习题,古诗文默写,求高考古诗词默写练习题。《论语》六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鱼我所欲也《孟子》 劝学《荀子》(节选) 前出师表 诸葛亮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三峡 郦道元 师
-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注释】 选自汉代《毛诗序·大序》。 主文:指与音乐的宫商(音阶)相应,以使诗歌富于文采。南宋朱熹解释说:主于文辞而托之以谏。 谲谏:用曲折隐约的言辞婉转地劝谏,而不直言君主的过失。谏,劝谏。 【赏析
-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槁端以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後念,吾衰不复梦中论。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