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石榴》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山石榴咏杜鹃花诗鉴赏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间。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似火一般的杜鹃花映红了小山。它的花瓣有繁有简、既多且艳。摘下一朵插在佳人玉钗之上,只怕有人担心要烧坏那乌黑的云鬟。这是著名诗人杜牧咏杜鹃花诗的大意。杜鹃花开时,花片朵朵鲜红欲滴气势非凡、故又有映山红之称。诗人说映小山即是此意。这里用似火来形容杜鹃花确是很形象。如果说这第一句是总体描写,那么第二句繁中能薄则是将笔触深入到杜鹃花的细部即花瓣上了。繁是说花朵之多、薄是写花瓣之简,即单瓣。杜鹃花品种繁多,经人工培育更是千变万化,有重瓣、单瓣之别。花镜曰:“重瓣红花,极其烂漫,每于杜鹃啼时盛开,故有是名。“杜牧所咏杜鹃是红色的无疑,是重瓣还是单瓣似乎难以断定,或者说也无须断定,繁中能薄即有繁有薄,各种各样都有吧?艳中间显系指其色的艳丽。在两句正面描绘山石榴后,第三句笔锋一转至佳人玉钗上。玉钗,一般指白玉制成首饰,其色洁莹透彻。插上一朵红火般的杜鹃花、格外艳眼夺目。诗人运用夸张语说“只疑烧却翠云鬟”,疑是担心的意思,“只”字强调了这种担心的重要。“烧却”二字正同首句“似火”二字照应,可见诗人立意着眼点即是此诗一以贯之的‘火红’的杜鹃花的颜色。七言绝句是杜牧诗作中擅长诗体,写来得心应手,洒脱自然。这首咏杜鹃花七绝,用语准确,形象生动,将杜鹃花红似火的可爱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充分显示了杜牧诗作的深厚的语言工力。
-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
-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强:勉强。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两句用晋人孟嘉在桓温所设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①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 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 ②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 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③ ,用善骑射 ④ ,杀首虏多 ⑤ ,为
-
【原题】: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首
-
盼你的信当我盼呀,盼你的信连时间也结了冰我想,只要得到一个字我就会平静、安宁当我盼呀,盼到你的信胸中又埋进一盆火种我想,只要能见你
-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藏问于答 词约意丰——说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在谈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一段时,曾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说明“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现在
-
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囱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
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的意思,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和解释。第一个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也只隔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第二个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
-
夫富者非财也,贵者非宝也。或有轻爵禄而重荣声者,或有反性命而徇功名者。是以孔老异情,杨墨殊义。聊作斯赋,名曰玄畅。庶以司马相如为 《上林赋》,控引天地古今,陶神知机,摛理表微,…… 夫何希世之大人,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