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注释】
选自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工夫。
会意:体会,会心之处。
【赏析】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一篇用史传体写的散文。传主五柳先生是个隐士,姓氏不传。为了便于称呼,就以宅边五棵柳树作为称号。由于受到尊敬,故而人们称为先生。东晋清德玄谈之风盛行,因而也出现以归隐来获取名声、以清谈来炫耀学问的假隐士。究其实,这些人是为了利禄而走此捷径罢了。而五柳先生却是一个真隐士,文中称他: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意思说:喜欢读书,但不求详尽的理解;每有一点体会,便会高兴得忘了饮食。
五柳先生不求名,不求利,“遁世无闷”,淡漠世事,不尚玄谈,不爱荣华富贵,所以文静不多言谈。但隐士首先是士人,也就是读书人,所以他生性爱好读书。然而不同于流俗的是,他读书是为了娱乐自遣,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不必按社会礼制标准,牵强附会,穿凿曲解,去获得官府的认同和欣赏。 所以,他总是按自己的理解来读书,从古圣贤那里汲取精神营养,求取真知,守志励节。每当有一点心得体会,“便欣然忘食”,欢欣鼓舞,精神上获得极大的充实和满足。
除了“好读书”之外,五柳先生还性好嗜酒。不过五柳先生的饮酒,不同于名士风流。五柳先生只是爱喝而已,既不标榜,也不风流,反而因为贫穷,窘相毕露,有酒就喝,一醉方休,根本不管别人的礼貌态度。所以五柳先生饮酒,任性而旷达,不矫情,不放肆,获得了亲友的理解和宽容。
南朝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称:“(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文中这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清高洒脱,安贫自乐的五柳先生,其实就是陶渊明个人情怀的真实写照。
-
作者: 高铁军
-
上陵无名氏【原文】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1]。问客[2]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3];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4]。沧海
-
宋词典故·梁上燕 【出典】 唐·杜甫《江村》诗:“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见《全唐诗》卷二二六)唐·李益《紫骝马》诗:“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为谢红梁燕,年年妾独栖。”(见《全唐诗》卷二
-
【注释】 选自宋·苏轼《贾谊论》。 所取者:要达到的目的。 待:等待时机。 就:向往。 忍:忍让。 【赏析】 贾谊具有辅佐帝王的经世之才,是西汉初年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了巩固汉朝统治,他曾向汉
-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
【名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语出《礼记·大学》。许多人的眼睛都注视着,许多人的手都指点着,这是很严厉的呀!说明一个人的言行,会受到大家的监督,而大家的监督是严厉的,令人敬畏的。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愿我们永结为忘情的知音,相约在天上遨游,不再离分。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作品赏析【注释】①山中夜坐静思,对社会人生有所求索。上片就溪水声响起兴
-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①。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②。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③。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