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演讲词
[中国]陈独秀
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
(一)直接行动;
(二)牺牲的精神。
【演讲词】
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我以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是受了日本和本国政府的两种压迫而成的,自然不能说不是爱国运动。但是我们的爱国运动,远史不必说,即以近代而论,前清末年,也曾发生过爱国运动,而且上海有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校。10年前就有标榜爱国主义的运动。何以社会上对于五四运动无论是赞美、反对或不满足,都有一种新的和前者爱国运动不同的感想呢?他们所以感想不同的缘故,是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确比前者爱国运动有不同的地方。这不同的地方,就是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的精神。直接行动就是人民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因为法律是强权的护符,特殊势力是民权的仇敌,代议员是欺骗者,决不能代表公众的意见。清末革命的时候,人人都以为从此安宁了,不料袁世凯秉政结果,反而不好。袁世凯死的时候,人人又以为从此可以安宁了,不料现在的段祺瑞、徐世昌执政,国事更加不好。这个时候,中国人因为对于各方面的失望,大有坐以待毙的现象。自从德国大败,俄国革命以后,世界上的人思想多一变。于是,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一般工商界所以信仰学生,所以对于五四运动有新的和前次爱国运动不同的感想,就是因为学生运动是直接行动,不是依赖特殊势力和代议员的卑劣运动呵。中国人最大的病根,是人人都想用很小的努力牺牲,得很大的效果。这病不改,中国永远没有希望。社会上对于五四运动,与以前的爱国运动的感想不同,也是因为有无牺牲的精神的缘故。然而我以为五四运动的结果,还不甚好。为什么呢?因为牺牲小而结果大,不是一种好现象。在青年的精神上说起来,必定要牺牲大而结果小,才是好现象。此时学生牺牲的精神,若是不如去年,而希望的结果,却还要比去年的大,那更不是好的现象了。以上这两种精神,就是五四运动重要的精神。我希望诸君努力发挥这两种精神,不但特殊势力和代议员不是好东西,就是工商界也不可依赖。不但工商界不可依赖,就是学界之中,都不可依赖。最后只有自己可靠,只好依赖自己。
【鉴赏】
五四运动,既包括1919年发生的爱国政治运动,又包括源起于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创刊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是广义上的五四运动精神,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五四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变革时期,五四青年冲破旧的精神枷锁,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前所未有的战斗姿态,昂扬着一种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不仅直接影响着现代中国青年运动,而且也显示了整个民族与民族的发展方向,其意义非比寻常。
陈独秀在五四期间不仅关注而且参与了这场反帝反封建斗争,还连续发表了许多文章。1920年4月,在五四运动一周年纪念前夕,陈独秀应邀去武汉、上海演讲,当地人士仰慕其风采言论,称之为“卓识谠论”,故邀约不绝。一连几天,陈独秀席不暇暖,抓紧宣传新思想。本篇演讲就是他在上海中国公学的演讲。在演讲中,陈独秀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概括了五四精神。
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陈独秀在演讲伊始就指出:“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但他认为将五四运动的精神归结为爱国救国,过于一般,因为在以前也有爱国运动。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一天一天加深,无数仁人志士,无不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或维新,或革命,以至流血牺牲。五四运动的直接触发点是山东问题,是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牺牲中国的强盗行径和中国政府的媚外卖国的外交政策。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是“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直接行动”是陈独秀对现实教训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概括的结果,是指“人民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于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而“牺牲的精神”则是陈独秀概括和推崇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强调“在青年的精神上说起来,必定要牺牲大而结果小,才是好现象”,要摧毁专制制度和旧的思想,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靠国民奋斗,陈独秀希望台下的青年学生能以五四青年为榜样,冲锋陷阵,不怕牺牲。
在本篇演讲中,陈独秀围绕着什么是五四精神,对五四精神层层分析,严密概括,号召青年们努力发挥五四精神。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在青年中的崇高威望使其对五四运动精神的剖析具有非常人所能比的说服力。他对五四精神的评价,至今仍具有极大影响。
-
阿根廷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科塔萨尔*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63年。它是以巴黎为背景,描写一个侨居巴黎的阿根廷人的不幸遭遇。科塔
-
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合与君分。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那本书好,内容包括买什么古诗词之类的本书好,学习做古诗词文读什么书好,学习古诗什么书比较好。[三] [百] [千] [幼学] [增广] [对韵] 以及[唐诗三百首], 及壮而读[古文观止],[史记]之类。 今日写,明日弃者多矣,
-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
-
宋·欧阳修 2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 3 。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众力方作,雨则止之;城功既成,雨又坏之。敢问雨者,于神谁尸 4 ?吏能知人 5 ,不能知
-
闰秋重九再佳辰,犹见黄花裛露新。更作登高亦何害,恨无彭泽苦吟人。
-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出处】唐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意思】洞庭水浑茫接天且九嶷山高,到处是蛟龙的出没和哀猿鼯鼠凄凉的啼叫。 【全诗】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作品赏
-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① 。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② 。 【释】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刘禹锡的诗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上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
下一句: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
过去,燕子只在王谢堂前的灯火阑珊处飞舞,
如今,它们却飞入了普通百姓家中。
意思: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燕子的一种流动性和象征性的寓意。燕子原本只在王谢家的堂前飞翔,寓示着在古代社会中权贵富人的圈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