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宋)苏轼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团练副使贬所的任上。他贬黄期间,先居定慧寺,后迁居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元丰五年春天,他在亭边开垦荒地,种田植树,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并筑“东坡雪堂”于此。这首词题曰“夜归临皋”,就是写他在东坡雪堂夜饮后,醉归临皋寓所时的情景。
经过乌台诗案的打击,苏轼劫后余生,思想消极,心绪沉沦,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常寄情山水,啸傲林壑,诗酒相伴,任情适怀。本词写的即是他一次醉酒的心理历程,是他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一次真实流露。上片写其醉态朦胧,表现出一种任性而适、随遇而安的超然态度。“醒复醉”三字下得简单,但把他从清醒时喝醉,醉醒后又喝,喝了又醉的全过程,极其凝炼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仿佛”二字更说得传神,把词人朦朦胧胧、醉态可掬的神态,刻划得入木三分,可谓以“模糊语言”,准确刻划人物形象,几臻出神入化之境界。接着写他到家时的情景:家童已熟睡,酣声如雷,敲门都不应,只好“依杖听江声”。卓然一寄酒为情、风神萧散的词人形象,绝世而出!所写虽为小事,但极具神韵。它不仅勾画出了词人襟怀旷达、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刻画出了词人遗世独立、寄心渺远的潇洒形象,更写出了一种高旷、超迈、清远的境界。鼻息如雷,江涛声声,衬托出了夜深的寂静,唯余一词人放怀于清风旷野之中,渐与宇宙幽然贴近,与自然浑化为一了。高神远韵,澹然而出。上片写醉,下片则写醒。“长恨”句化用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夫有道”,“何时”句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表明了苏轼对于庄子的理解和感应以及对于人生的体察和领悟。他感到,碌碌功名,汲汲富贵,束缚了人的自由和个性,陷进去往往不能自拔,身不由己。乌台诗案就给了他沉痛的教训。所以,他从奋励有志天下,转而优游独善其身,对庄子产生了独特的理解。至此他才发现,原来身非己有,思虑营营,俨然一行尸走肉而已,所以顿有大彻大悟之感。尤其是在醉而复醒以后,这种感触和领悟也就更深更强烈了。因此,他不仅用了“长恨”这样的字眼,加重感情色彩,还用了“何时……”这样的反问句式,加强语气,表明在大彻大悟之后一种急于解脱、开放的迫切心情。而从词艺上来看,他把庄子的哲学思想,融进自己的人生思考,并浑化在本词当中,恰如水中着盐,无迹而有味,一如己出,充分表现了苏轼以议论入词的高超的艺术手腕。接着“夜阑风静縠纹平”,则将思绪拉回到此情此景中来,不仅表明了词人拄杖江边,凝神寂想已移时良久,夜已尽风已平——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词人彻悟之后,思想感情由波澜起伏趋于风平浪静的一种象征和写照——也是写情。是词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冥然相应的一种象征和写照。情、景、理,浑然一体。所以最后二句抒发感慨,也就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前身已促,余生不能再“非我有”,所以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范然”,到江河湖海中去逍遥自在,了此余生。据说,黄州郡守徐君猷第二天读此二句,竟以为苏轼已驾舟而去,惊惧万分,立即派人查看,结果发现苏轼还在家中蒙头大睡(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可见此二句反映苏轼当时的思想情绪之真实程度。
劫后观人生,长恨此身非我有;醒来看世界,何时忘却虑营营?苏轼此词,正是这样一种经过人生大熔炉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精魂。所以我认为,它在思想上的价值,在人生哲学上的启迪,要高于其艺术上的价值和启迪。苏轼就是苏轼。他要醉,就醉得彻底,醉得豪放,醒而复醉,任它三更五更,鼻息如雷,江涛如怒,独自依杖听江声;要醒,则醒得透彻,醒得潇洒,醒而能悟,且还我此身此心真面目,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醉与醒,正是劫后余生的苏轼的两面,是其真性性情真面目的折射和幻化。这一些,恰恰在此词中得到了充分而富于感染力的表现。
-
据说远在周之前,便有了酱。我曾参观过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在按照古法制酱的酱园。酱园有一块宽敞平整的空地,那里横平竖直地摆放
-
温馨的、有点潮湿的、南方的夜,降落在城市的林梢和屋檐前。一枚新月好像一朵桔子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城市在闪耀着它的宝石似的光辉,散发肉豆蔻一般的香味。泉州 ① ,你经历过多少风险,珍藏了这
-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学习就像是船只逆水而行,不用力划浆或用力过小,船不但不会前进,反而会倒退。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评析】 有故事讲: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方仲永,五岁
-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清湖南浏阳(今湖南浏阳)人。少喜经世致用之学,往来各地结交名士,主张变法图治。继而创办时务学堂,担任《湘报》主编,抨击清廷,宣扬变法理论。后被光绪帝召
-
【题解】 没有奇特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短短四句,信口吟来,由见月而疑霜,由举头望而低头思,具体而灵活地记录了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流程,从而鲜明而真切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一、二句实写物,虚写人。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拒绝情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没有拒绝爱情的古诗,拒绝爱慕之情的古诗,描述“古代女子拒绝追求爱情”的古诗。不知道是不是拒绝男孩子呢?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句子。还有其他好句子也可以再了解一下古代女子委婉拒绝男子的诗词 :心似流水不倦花,我如明月君
-
【原题】: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其乱曰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遂以此分韵赋诗某得一字
-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和《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两篇经典的古诗,描绘了不同的怀古情怀。前者歌颂了木兰真真切切的高山阡陌,表达了对家乡的浓浓思念;后者讲述了潼关壮丽景色,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两篇诗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阅读这两首诗词,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
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泰山梁甫〕梁甫是泰山下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十四节气古诗词作文,内容包括关于24节气的作文,写二十四节气诗句,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文。仅供参考立春 考场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在空旷的教室中回荡。 我心此刻却不甚明媚。时值盛夏,心中却是冰雪满天,仿佛有万千无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