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清平乐 白芍药》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清平乐 白芍药》全诗原文鉴赏

刘敏中


何年全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在各色芍药当中,要数白芍药最为高雅洁丽。刘敏中的这首清平乐词,咏的正是白芍药。诗人通过对白芍药美丽雅洁形象的描绘,赞美了白芍药的朴素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词的开头,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调,描绘了白芍药盛开时的神态:“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金屑指黄色的花蕊。“飞”字用得极为生动。一个字就把白芍药盛时金蕊醒目的形象勾画来了,十分传神。玲珑,空明洁净之意,写白芍药的洁美,暗点了题目。全句的意思是,春回大地之时,那蕊似金屑、瓣如白雪的白芍药,开得非常迅速。何年,什么时候,意谓花开之快。这里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作者又进一步赞美白芍药的风韵和神彩,“一树风情谁解说,唯有盈盈夜月。”风情指芍药的风彩神态。盈盈是美好之意,美好的夜月,是环境衬托之笔。全句意思是对于白芍药花的风采神韵,谁能说得明白呢? 那只有美丽的夜月了,那“盈盈夜月”才是白芍药的真正欣赏者。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赏花经验丰富,观察细,体会深。由于白芍药明亮、光洁,如果在月夜下观赏,会更有意趣,其他颜色的花则模糊不清,而白芍药却明丽动人。相比之下,其他颜色的花都要显得逊色。夜里的白芍药谁看得时间最久?恐怕要数明月了。总括这两句,作者是在写月夜中白芍药的风采神韵之美。把描写对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描写,手段是高明的,效果是突出的。
词的上片,作者重点描写了白芍药的形和神。下片则通过对比方法,写白芍药的朴素自然之美。
“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红药,红芍药。铅华,擦脸之粉。曹植的洛神赋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之句。牡丹和红芍药互相比,各有很多品种。就拿牡丹来说,什么姚黄、魏紫、黑白粉红,各领风骚,但他们都是通过颜色的打扮而成名的。言外之意,牡丹和芍药虽美,但从品格来说,都赶不上白芍药这样高洁。结句,作者点明题旨:“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一语道破了作者写词的目的:让赏花之人懂得,白芍药的美不在着色打扮上,而在于朴素、高雅,在于她的清香和高洁。正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结句含意深刻,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唐宋以来,凡夫俗子赏花,多为美丽颜色所倾倒。“为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真实的写照。而高洁者鲜。特别是在元代,官场黑暗,社会污浊,人们追名逐利,迎合时俗者多。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全词从描写白芍药的形象入手,写到白芍药的风采和神韵。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亮出白芍药的朴素雅洁之美。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着墨不多,含蓄深刻,生动形象,不愧是一首咏白芍药的佳作。
猜你喜欢
  • 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①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注释】 ①快哉:暗用宋玉《风赋》语

  • 孤独美文(精选20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下面为大家带来孤独美文,快来看看吧。  孤独美文 篇1  孤独是什么?  其实我不知道如何诠释孤独这个词,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处于寂寞还是孤独,了解到,原来自己一直孤独着。  孤独和寂寞应该有着本质的区别。  孤独时,你不见得会寂寞;而寂寞的时候,你未必会孤独。因为孤独的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范成大诗《四时田园杂兴(七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范成大诗《四时田园杂兴(七首)》 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二

  • 白居易《云和》全诗赏析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

  • 苏轼《癸丑春分后雪》全诗鉴赏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 “慎在于畏小 智在于治大”注释、译文和评说

    威 ① 在于不变。惠 ② 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 ③ 。守在于外饰 ④ 。无过在于度数 ⑤ 。无困在于豫 ⑥ 备。慎在于畏

  • 李济深《登庐山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济深登庐山二首一万方多难上庐山,为报隆情一往还。纵使上清无限好,难忘忧患满人间。二庐山高处最清凉,却恐消磨半热肠。自是人间庸俗骨

  • 小说《哦,香雪》原文和鉴赏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 《桃叶歌》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桃叶歌 (其一)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其二)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其三)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王献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