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摘要: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到江畔上的人呢?人生在世上,一代代延续着没有个穷尽,而江上的月亮,却是年年一样啊。后人常引用这几句诗来表达人生的感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语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已:止。这几句诗写诗人以大自然与人生对照而产生的感慨,意思是:在江畔上的人,谁最先看到了江上的月亮?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到江畔上的人呢?人生在世上,一代代延续着没有个穷尽,而江上的月亮,却是年年一样啊。后人常引用这几句诗来表达人生的感慨。

例如

①这先人世而生的自然物,不正是人世沧桑的见证者吗?它把我们引向幽远的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啊,人情虽异,月色依然。(摘自刘正成夜过秦岭)

②“也许你还能看到他们当副教授、教授,也许你已经命归九泉。就这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摘自山木公风与黄金分割律)

③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子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摘自周涛明月文)

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每当我站在浏阳河之滨,便不由自主地如此感慨。(摘自彭晓玲青色浏阳河)

⑤午夜的钟,敲完了一天里最后的一记声响便归于沉寂。今晚无月,我独影而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千古一问已成了人类永久的迷惑。(摘自文佳心灵之箫)

猜你喜欢
  • 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名言: 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注释: 卫生: 护养生命。 句意: 行动时自由自在, 安居时无挂无碍, 顺应自然, 同波共流。这就是养生之术了。 出处: 战国《庄子·

  • 宋词典故“仁者寿”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仁者寿 【出典】 《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宋·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释义】 孔子有“仁者寿”语,谓仁

  • 唐诗《省试湘灵鼓瑟》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2 。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3 。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4 。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5 。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释】 1.省试:唐

  • 孟浩然《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全诗赏析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 唐宋八大家·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1]而白章[2];触草木,尽死;以啮[3]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4]之以为饵,可以已[5

  •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出处】唐李颀《 送陈章甫 》。 【意思】白日里醉卧不知天已晚,有时望空中孤云觉清高。 【鉴赏】你饮酒醉卧竟不知早已日薄西山,偶尔也会独自凝望着天边 的一朵孤

  • 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全诗赏析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醉罢同所

  • 王安石《北陂杏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绘了美丽的春天景色,翻译为“Apricot Blossoms at North Fort”. 诗中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花朵者的悠然自得、欣赏春天的感受。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脉动。文中虽然表达简洁,但每个字句都精选,给人一种画面感受。总之,这首诗美妙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 姜夔《扬州慢》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姜夔《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

  • 寓言《牛与鼓》意译和解说

    甲曰:“家下有鼓一面,每击之,声闻百里。”乙曰:“家下有牛一只, 江南吃水, 头直靠江北。” 甲摇头曰:“那有此牛?”乙曰:“不是这一只牛,怎漫得这一面鼓。” ——《笑府》 【解说】 有声闻百里的鼓,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