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乐府诗《汉成帝时燕燕童谣》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乐府诗《汉成帝时燕燕童谣》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此诗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属于杂歌谣辞,为乐府古辞。该诗与下篇“邪径败良田”,汉书·五行志都解作由“貌之不恭”达到“极恶”之前出现的征兆,这是封建文人的偏见,含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避讳成分,不足凭信。联系本事进行分析,我们有理由把它们看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
诗篇歌咏的是赵飞燕姊妹以容貌和舞技取宠于汉成帝,出于妒嫉残害皇孙的故事。据汉书·外戚传载,赵飞燕刚生下来就差一点作了弃儿,大概家境非常贫寒。长大以后,做了阳阿公主家的奴婢,学习歌舞,身轻如燕,故号曰飞燕。诗篇就从这里切入、展开。
前三句以暗喻和诙谐的手法叙述了成帝和赵飞燕相识的经过。“涎涎”有人解释为光泽貌,形容燕子的羽毛光亮美好。此论肤浅,杜文澜古谣谚卷五驳之甚力:“水滴谓之涎。此形容小鸟张尾之状极俏。字书训光泽貌,亦属臆法。”可谓探赜之论。赵飞燕以善舞著称,又以身轻而有飞燕之号;因此,这句乃是以比喻和双关的手法,巧妙地形容了赵飞燕舞姿的美妙,且具有动态的形象性,极具匠意。那么“张公子”是谁呢? 汉书·五行志说是时常陪着成帝微服出游的富平侯张放,后世多沿其说。我们认为张公子实际上就是指成帝本人。因为成帝与张放出游,二人常俱称富平侯家的人,也就是说,二人可能俱称“张公子”;再联系全诗的整体意思来理解,这里的“张公子”只能是成帝。作者是以幽默的笔调来处理这件事的,录者却要避讳,自然不便深剖其意,故顺势解作张放。其实这既不符合事理,又乖忤全诗的整体意思,也不谐和作品的幽默风格,实不足取。三句的意思是说,阳阿公主家有位号曰赵飞燕的佳丽女郎,富有舞蹈天才。化名张公子的成帝常来寻欢作乐,时时观赏她的表演,对她产生了爱慕。
中间三句继续以暗喻的手法,叙述了赵飞燕姊妹入宫专宠和虐害皇子的事,是全诗的重心和感触点所在。 “木门”指皇宫中的豪华大门, “仓琅”为青色, “根”为铺首,铺首上面嵌着铜环,好象树根,故称。 “仓琅根”是指宫门上闪着青光的铜铺首。全句指代赵氏姊妹入宫的经过。据汉书·外戚传载,成帝从阳阿公主家把赵飞燕纳入后宫。赵飞燕有个妹妹,比她更迷人,也被召进宫。姐姐封为皇后,妹妹作了婕妤,二人贵倾后宫。后来妹妹受宠又超过了姐姐, “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兰田璧,明珠,翠羽饰之, 自后宫未尝有焉。”本句所指大概就是这件事。但是乐极生悲,姐妹二人虽然擅宠多年,却未能生出孩子。她们(主要是妹妹赵昭仪)妒嫉成性,就作出了虐杀皇子的行动。这种行为在宫闱斗争中屡见不鲜,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初,吕后迫杀赵王如意,东汉后期梁皇后几乎杀尽了桓帝宫人之子就是突出的例子。作者愤怒地指斥这种禽兽行为,并以这个典型事例概括了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宫闱恶习。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赵氏姐妹的诅咒。 (汉书·五行志解作歌咏赵氏姐妹伏辜事。赵飞燕以“残灭继嗣”的罪名伏诛事在成帝死后六年,按此说则此诗并非写实,而似标卦,故不取。)“矢”同“遗矢”之矢,是屎的意思。皇孙——那些襁褓中的婴儿被残酷地“啄”死了,但是这些美女蛇般的恶燕能够长久吗?不,她们的末日也为期不远了。她们会被击落下来,栽到臭不可闻的狗屎堆中去,来一个“燕吃屎”。
到这里,诗篇的意思象是完了。但诗的题旨还不至此。诗中还隐含着另一个被批判的人物,这就是汉成帝刘骜。在汉书·成帝本纪中,尽管班固父子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对成帝多有溢美之词,也不得不承认他“湛于酒色”致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的重大过失,而诗篇所反映的正是“赵氏乱内”的典型事例。这位风流皇帝,早在作太子时,就以好色著称,致使险些丢了皇太子的地位。弱冠即位,这种毛病有增无已。许后之宠未衰,他就又“后官多新爱”了。后宫佳丽不能满足他的淫欲,就又与淫棍张放结伴微服出行,寻花问柳,从阳阿公主家采去了赵氏姊妹。赵飞燕刚立为皇后,他就又喜新厌旧,把兴趣集中在其妹身上,使她取得了绝幸的地位。他的淫欲甚至达到了宁可舍弃一切的程度。当赵昭仪丧心病狂地要杀掉他与许美人生下的儿子时,他虽然用绝食作了微弱的抵抗,但不久就屈服在赵昭仪的淫威之下,竟与赵昭仪一起,亲手弄死了自己亲生的幼婴。赵昭仪露出了让他断子绝孙的凶恶本相,他还爱不能已,终于暴死在赵昭仪的卧榻之上。真可谓“为爱名花抵死狂”了。好色到如此地步,求之历代的帝王,也属罕见。正是他制造了让自己家败人亡、子孙断绝的家庭悲剧,也只有他才能制造这样的悲剧。作者虽然没有提到他,但其批判的锋芒亦透向这个幕后的“男主角”。这就形成了诗篇内蕴的嘲讽帝王荒淫好色的主题。
诗篇的表述方式富有内蕴性。诗中说的是什么,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却屡思不能穷其微奥,愈思其味愈深,难怪班固把它作为征兆诗。
诗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轻松的笔调表现严肃的主题。通篇比喻,妙趣横生;外谐内庄,对比鲜明,反差强烈。轻盈美丽的燕子包藏着蛇蝎般的心肠,豪华庄严的宫门关闭着骇人听闻的罪恶和荒乱不堪的生活,这一切都悄悄地成为严肃的道德审判的对象,在微笑中被置于死地。作者那严正的思想感情也在轻快的格调中得到表露。而这一切又都来得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的痕迹,深具民歌之神韵。
猜你喜欢
  • 魏世仪《金币》

    贾七小时候就听说,人去世前后的一昼夜内,灵魂就在躯体的周围游弋,不会走远。所以说,死者近亲在这个时段一定要守在死者周围,一刻也不要

  • 李白《古风其九》全诗赏析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作品赏析【注释】:富贵故如此。(故一作固)

  • 晏殊《送瞿生还拜亲》全诗鉴赏

    门标杨氏阙,家有汉皇书。射策淹前志,鸣榔省旧居。仙山人罕到,幽境画难如。云窦开宾馆,芝田足岁储。修词穷五际,为学慕三馀。努力文明代,翘翘托乘车。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出处】唐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 【意思】斑白的头发催人渐渐衰老,大好的春光逼迫旧岁更除。 【全诗】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洞仙歌》苏轼词翻译赏析: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洞仙歌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

  • 李白《登太白峰》全诗赏析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作品赏析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

  • 脱脱(元)

    作者简介脱脱(1314—1355),字大用,生于蒙古贵族之家,元末丞相。脱脱自幼拜浦江名儒吴

  • 《葛生》情诗三百首赏析

    葛生 作者: 刘培芝 【本书体例】

  • 元宵夜一记

    元宵夜一记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第一个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灯笼,以示庆贺。

  • 论荣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生活在东汉和帝、安帝至桓帝、灵帝之际,由于社会的黑暗,他终身不仕,隐居著书,讥评时政,传世之作有《潜夫论》十卷。《后汉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