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经》之《硕鼠》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之《硕鼠》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鲁无作毋。)
三岁贯女,(鲁贯作宦。)
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韩女作汝。)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韩作适彼乐土,
爰得我所?不作乐土乐土。)
(鼠、黍、女、顾、土、所,鱼部。)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韩女作汝。)
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韩作适彼乐国,
爰得我直?不作乐国乐国。)
(麦、德、国、直,之部。鼠、女, 鱼部。)
硕鼠硕鼠,
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韩女作汝。)
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
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
(苗、劳、郊、号,宵部。鼠、女, 鱼部)
〔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 的黍! 多年来辛辛苦苦养活你,可 我的生活却无人管。发誓从此离开 你,寻找那理想的乐土。乐土啊乐 土,才是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 大麦粒! 多年来辛辛苦苦养活你, 我拼死拼活有谁感激过?发誓从此 离开你,寻找那理想的乐国。乐国 啊乐国,劳动所得归我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 的苗! 多年来辛辛苦苦养活你,流 血流汗谁曾慰劳过?发誓从此离开 你,寻找那理想的乐郊。乐郊啊乐 郊,还不是徒劳呼号!
〔评介〕
硕鼠三章,章八句。关于这 首诗的主旨,诗序说:“硕鼠,刺 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 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 也。”这种解说大体不错。鲁诗和 齐诗又能明确地从社会性质、赋 税制度等方面分析,更揭示出具有 根本性质的问题。鲁诗说: “履 亩税而硕鼠作。”(王符潜夫 论·班禄篇)齐诗云:“周之末 涂,德惠塞而耆欲众,君奢侈而上 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 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是也。”(桓宽盐铁论·取下篇),这比 诗序说的比较明确些。朱熹诗 集传说本诗是“民困于贪残之政, 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这话 都是有道理的。余冠英先生也是这 样认为: “这篇诗表现农民对统治 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农 民年年为剥削者劳动,得不到他们 丝毫的恩惠,只得远寻‘乐土’,另 觅生路。所谓‘乐土’ 在当时只是空想罢了。” (诗经选)
这是一首最古的也是最好的 农民反对重租重税剥削的诗。它比 伐檀又进了一层,不仅对统治阶 级进行揭露和冷嘲热讽,而且还表 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 头两句语调急促而充满了怨怒的 感情。诗中把剥削阶级比作偷食劳 动果实的大老鼠,活画出了统治阶 级的可憎可鄙的贪婪嘴脸,揭露了 他们的凶残本性。“无食我黍”,语 气轻蔑、严峻,强烈地表达了劳动 人民对统治阶级极端鄙视、切齿痛 恨的厌恶感情。这是对奴隶主的警 告而不是祈求。三、四两句,指出 了“无食我黍”的原因。年年岁岁, 奴隶们辛勤地劳动把奴隶主喂足, 而统治者对奴隶的死活,却丝毫不 顾。奴隶们对这种时间长、程度深 的剥削和迫害,实在忍无可忍,所 以他们终于发出了“逝将去女”的决绝誓言。五、六两句就是写奴隶 们决心摆脱这样的压迫和剥削,去 寻求那个“乐土”社会。奴隶主敲 骨吸髓,肆无忌惮地攫取,必然会 激起奴隶们的愤怒和不满,一个“逝”字,表现出奴隶们与之决裂的坚强意志。这可以理解为在当时历 史条件下的一种反抗的方式。奴隶 们发誓离开凶残的剥削者,到什么地方去呢?最后两句说明,他们要 到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地方 去。“乐土”是奴隶们向往的理想境 界。在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首诗也采用了重章叠句的 形式。后两章的内容也是与第一章基本相同,也只是改了几个字。不 过通过反复吟唱,扩大和深化了第 一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麦”、 “我苗”照应“我黍”,说明大老鼠无所不食,无所不贪,甚至连刚出 土的“苗”也不放过。“莫我肯德”、 “莫我肯劳”,紧接“莫我肯顾”,把 奴隶主忘恩负义的豺狼本性和盘托出来了。“爰得我直”具体说明 “我所”是一个劳动者可以得到合 理报酬的理想社会;“谁之永号”是 “爰得我直”的自然结果,又是“爰 得我所”的理想所在。全诗反映了 奴隶们对奴隶主强烈的愤恨情 绪。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 彼物比此物也。”诗中使用了十分 精当贴切的比喻,它用令人憎恶的 偷食的老鼠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 者。本诗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 民对统治者的一篇血和泪的控 告。
本诗和伐檀结构相似,都 分三章,每首诗的第二、第三章都 与第一章句数相同,句式相同。也 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 法。本诗是把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交错使用的。如一章在重章叠唱中 又运用了重复的词句,这里的重复 是把上句末两个字在下句重复叠 用。像这样的重复可以称为叠句的 变式。这不仅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而且加强了语气的音乐性。
猜你喜欢
  • 李白诗《怨情》原文翻译赏析: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

  • 《于易水送人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

  • 典故“葵藿倾叶”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乡 (向) 之诚也。 《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

  • 高适《别王彻》全诗赏析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 古代名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注释与译文

    【名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注释与译文]这是诗人重阳登高时所作,大意是:人世间难得碰上开口笑的日子,今天登高饮酒,应该把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诗句在旷达之中又隐含着壮志难伸的愁闷。 参考文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满载的一车炭,估摸有一 千多斤吧?太监们驱赶着牛车毫不可惜。老人实在心疼,却不敢不照

  • 达达主义作品分析

    1916-1921年间存在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这一流派的宗旨是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和常规,反对文学艺术,甚至包括达达主义

  • 唐诗《李凭箜篌引》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1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4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 。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 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

  • 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全诗赏析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