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 【意思】 相见时难,离别更难堪, 更何况此时东风娇软无力, 百花凋残。 【全诗】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题 解】 此诗作年不详。无题:诗人不愿标明主题,故意用“无题”名篇。有的诗用诗首句开头二字名篇,实际上并不反映全诗内容者,也属“无题”一类。李商隐集中无题诗最多。这与原有诗题、后来脱落而标为阙题或失题者不同。此诗抒写别后相思、表示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感情缠绵深挚,在无题诸篇中最为清纯。首联、颔联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前人多认为诗中寄托政治遭遇的情怀,但资料不足,从诗歌本身内容中看不出来,所以我们还是把它看作爱情诗。 【注 释】 ①东风句:点明暮春时节。 ②丝:谐音思。泪:浊泪。古人往往把烛泪象征离情别意,这里谐义眼泪。 ③晓镜:清晨照镜。云鬓:指青年女子浓密如云的黑发。用来代指青春年华。 ④蓬山:即蓬莱山。这里指思念的女子的住地。青鸟:代指信使。为:替。 【鉴赏】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而诗中表现的执著和忠贞不渝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范畴,具有崇高和牺牲的意味。 开篇风波陡起,没有渲染,没有铺垫,惊心动魄 地道出 “相见时难别亦难”,给人以强烈的无法抑制之感。往日望穿秋水的相思,今日离别的难舍难分,明日海角天涯的凄惶,都浓缩在这短短的诗句里。诗人截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容量极大。“东风无力百花残”,离别际又逢落花时,伤心人对伤心景,暮春的东风无力、百花凋零与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恨交织在一起,触景伤情,景因情幻,情景互动,情景交融。 首联以伤感的色调描绘了一幅暮春送别图。 颔联是诗人的爱情宣言: 春蚕吐丝作茧,茧成蚕死丝方尽; 蜡炬燃烧自己,照亮世界,化为灰烬,烛泪始干。以蚕丝象征相思,以烛泪象征相思痛苦之泪,语义双关,意象鲜明。相思无穷无尽,分离的凄苦无穷无尽,爱到呕心沥血、至死方休而无怨无悔,这样的爱情真可谓 “惊天地,泣鬼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言情,可以喻志,人们也常用它来表现忠贞不二的执著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影响非常深远。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猜想相爱的双方在生活中的情态: 女人晨起梳妆,很担心镜中的人儿鬓边的头发变白,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女为悦己者容,女人因爱而担忧。男人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下吟叹,静谧的夜风拂来幽幽寒意; “夜吟”是因为苦苦相思,难以入眠,借吟诗以遣怀,但置身春夜,良辰美景却无佳人相伴,又更增添了凄清与孤寂。“改”与“寒”都来自当事人的心境,“但愁”“应觉”是猜测之词,蕴含着脉脉情怀,表现出一种担心、怜惜之情。颈联体察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透出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蓬山”应是爱人的居所,“青鸟”是沟通双方的惟一纽带,“无多路”没有更多的方法可想,“殷勤”“探看”是希望加强联系。尾联借缥缈瑰奇的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了相互的关切。 全诗将一种生死与共的爱情和铭心刻骨的相思传递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猜你喜欢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贺知章和曾巩都各自写了一首《咏柳》,那么我们来进行一下阅读并对比赏析。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柳树柔软的外观和摇曳的姿态,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春天。相比之下,曾巩的《咏柳》更强调了柳树的功用和重要性,既有辩证的观察,也有人们实用的需要。两首诗在描写柳树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示了作者对柳树的深深爱慕之情。

  •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赏析》

    【原题】: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

  • 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全诗鉴赏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

  • 刘伟《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绍兴,一片鉴湖水流淌出血脉,一座会稽山支撑起骨骼,无数英雄儿女陆续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他们的气概、才情、功绩、遗憾……成为这块土地

  • 《长干行》情诗三百首赏析

    长干行 作者: 李白 【原

  • 刘禹锡·秋词二首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首词以"银烛秋光冷画屏"为开篇,写出了秋天寂静、美丽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轻罗已薄未更衣"来形容节气渐凉的时候人们还未改变服装,而内心却已开始感受秋的氛围。第二词中诗人运用众多形象描绘了秋的景色,如"箫声咽,秋风萧瑟","日夕依山尽,宁知松滋味"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寂静和凉爽。

  • 杨维桢《题瑞香花X》咏瑞香花诗赏析

    《瑞香花·题瑞香花X》咏瑞香花诗鉴赏 杨维桢

  • 《卜算子·新柳赏析》

    古典诗词中杨柳被赋予了多种喻义,但多是借以抒发艳情,或是表达离愁别绪等等。本篇虽题作“咏柳”(一作“新柳”),可实际上作者别有寓托。有人以为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咏柳来写一个年方及笄的歌女。此可备一说。这首小词用笔空灵清丽,虽刻画,但不伤其

  • 柳宗元《南涧中题》全诗翻译赏析

    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 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 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 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 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