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夸张,借代,双关的诗句
1.运用“比喻手法”的佳句
①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唐)李白巴女词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2运用“拟人手法”的佳句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②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④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运用“对比手法”的佳句
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②屋中男妇饥不餐,船上猎鹰饱食肉。
——(清)蒲松龄挽船行
③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传杂诗
④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名贤集
4.运用“对偶手法”的佳句
①正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
②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③宽对: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是最高楼。
——(唐)张籍书怀寄王秘书
5.运用“夸张手法”的佳句
①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6.运用“借代手法”的佳句
①孤帆(船)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烽火(战争)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叶)肥红(花)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7.运用“双关手法”的佳句
①相如未是真消渴(糖尿病),犹放沱江过锦城。
——(唐)李商隐病中游曲江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唐)刘禹锡竹枝词
③我失骄杨(杨开慧)君失柳(柳直荀),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的人来,说今年是建校九十周年,想印个纪念文集,希望我写点什么。我有些胆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听听的话好说。但又义不容辞,这有如为亲长开个纪念会,不管我怎么可有可无,也非参加不可。问内容
-
[南朝]民歌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是一首南朝民歌, 《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收入《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南朝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含蓄委婉,但具体到各篇
-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文·李龙眠画罗汉记 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渡江
-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外储说左上》) 【鉴赏】 楚厉王在位
-
外国童话《[英国]刘·卡罗尔·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英国]刘·卡罗尔·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节选)》鉴赏
-
挺此贞坚性,来树朝夕池。秋波漱下趾,冬雪封上枝。葳蕤防晓露,葱蒨集羁雌。含风自飒飒,负雪亦猗猗。金明无异状,玉洞良在斯。但恨非嶰谷,伶伦未见知。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咏物,多有兴寄。从《诗经》以来,竹
-
【原题】:赵默卿用拙者所和乐天七旬诗赋二篇见寄因状山中之景复成一首以报之
-
第三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过于强调和追求发展速度,在生态环境上中国一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