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守藏书以死 王铚 王廉清》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后生有投贽者,且观且卷,俄顷即置之。以此人疑其轻薄,遂多谤毁,其实工拙皆能记也。既卒,秦熺方持其父气焰熏灼,手书移郡,将欲取其所藏书,且许以官其子。长子仲信,名廉清,苦学有守,号泣拒之曰:“愿守此书以死,不愿官也。”郡将以祸福诱胁之,皆不听。熺亦不能夺而止。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述要] 王铚(字性之)读书,能一目五行,常常别人才看三、四行,王铚已看完一页。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他边看边翻,片刻阅完,就搁在一边。由此人们怀疑他看不起自己,生出不少诽谤的话。其实文章优劣,王铚都已清楚。王铚死后,秦桧之子秦熺仗势欺人,写信给州官,要掠取王铚的藏书,答应给王铚的儿子做官。王铚的长子王廉清大哭,拒绝道:“我宁愿死守此书,也不愿做官。”州官用祸福威胁引诱,他都不听。秦只得作罢。
[事主档案] 王铚 宋汝阴(治今安徽阜阳)人。字性之,人称雪溪先生。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宋高宗赏识,诏改京官,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晚年遭受秦桧的摈斥,避地剡溪山中。曾参与编修祖宗兵制、七朝国史、哲宗皇帝元祐八年补录、太玄经义解、国老谈苑。著有四六话、雪溪集等。
-
【原题】: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
-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秦赵渑池之会上蔺相如胁迫秦昭王击缶的历史典故,赞颂了蔺相如非凡的勇气。
-
秭归胜迹溯源长 ② ,峡到西陵气混茫。 屈子衣冠犹有冢 ③ ,明妃脂粉尚流香 ④ 。 兵书宝剑存形似 ⑤ ,马肺牛肝说寇狂 ⑥ 。 三斗坪前今日过 ⑦ ,他年水坝起高墙。 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
-
《庄子》 仲尼适楚 ② ,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③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④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 ⑤ ,累丸二而不坠 ⑥ ,则失者锱铢 ⑦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 ⑧ ;累
-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掩泪别乡
-
翡翠楼前芳草路。宝马坠鞭曾驻。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者,然后告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者,然后告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置醴尊师,风雨不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羲皇上人》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