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名言: 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注释: 为: 施为, 施予。恃: 依靠。处: 占有。见(xian): 表现。
句意: 圣人有所施予而不自以为有恩德, 功成而不自己居功, 不愿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
老子七十七章
-
多情谁似南山月宋孝宗乾道八年,也就是1172年,陆游来到了南郑。一个秋天夜晚,在异常皎洁的月色里,陆游与同僚们登上南郑城内西北角的高兴
-
玉壶冰彩莹寒光,避暑宸游乐未央。采艾不须禳毒沴,涂椒自已馥清香。
-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这是古人的一种时空观念。走进陕、甘、川交界处的古镇青木川,总感觉时光流逝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
早晨,妈妈把方旌从热被窝里拖出来,她还来不及揉眼睛就被拖到洗手间,她努力地睁开眼睛,等妈妈把她的朝天辫子绑好,辫子上面又绑上大大的
-
师旷论学 刘 向 晋平公 (1) 问于师旷 (2) 曰: 吾年七十, 欲学, 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 (3) 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 少而
-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
归熙甫筠溪翁传 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
-
枯木竹石图 元·吴镇作 绢本水墨 纵五三厘米 横六九.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绘画史上,疏林窠石画派起源于北宋的李成,他所作的寒林图引起了苏轼摹习的兴趣,而苏轼向文同学画墨竹法,两者相参,遂有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