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鉴赏2】 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秋天的“山中”景色。全诗无一处写秋天的冷落、肃杀,但却抓住了季节的特征,让读者一读,便知道写的是秋天。 早行山中,一路上欣赏着山景,潺潺的溪水从白色的石缝中流出,树上的枫叶稀稀落落,已经很少了,这说明天气渐渐冷了,已是深秋时光,显示出季节的特征;山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忽然觉得衣服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空翠”,即不可近察的“青岚”,也就是秋天空中飘浮的雾气,原来是它悄悄地把人的衣服打湿了。细细品味,颇觉新鲜有趣。 限于“五绝”这种诗歌样式,只能用20个字,王维当然也不能例外,所以这首诗用字极简洁,无处不见这位巨匠的功力。如写秋季景物的特征,仅用了“红叶稀”三个字,真是妙不可言。
-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出处】唐杜甫《 前出塞九首 》 【意思】拉弓当拉弓 中的强弓,用箭当用箭中的长箭。射人不如先射他的马,擒贼最好先擒他 们的王。四个排比句,妙语连珠,似歌似谚,通俗而
-
王安石的《孤桐》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作品。该诗以一个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桐树的孤独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和对坚持追求的崇敬。翻译中,我努力保持原诗的意境,力求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这首诗真正让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遥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今来重馀余论,怀此更终朝。
-
顾文显·长发连心顾文显刚开化的季节,16岁的村姑枣核儿领小侄儿金梁在麦场晒太阳。听到货郎甩着皮鼓儿吆喝“绣针、花线、橘瓣儿糖……”金
-
关于冬天中午的诗句,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写四首,明天中午要,请求各位帮帮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中午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写四首,明天中午要,请求各位帮帮忙百度,描写冬天早晨天未亮醒来的诗句,关于夏天秋天冬天比喻的诗句和句子?各10句。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绿鬟羞妥么,红颊思夭偎。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戌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笑筵凝贝启,眠箔晓珠开。腊破征车动,袍襟对泪裁。
-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①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②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 ③ 将恐将惧,寘予于怀。 ④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⑤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⑥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
《牡丹·同于汝锡赏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