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⑥。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⑦。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人常用的说法,孟子用这三个词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天时指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有利的地理条件。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同心同德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三里”、“七里”指城的周长。 ③环:围,包围。 ④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⑤域: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不让人民离开。 ⑥畔:同“叛”。 ⑦顺:归顺,服从。
【今译】 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一个方圆三里的小城,它的外城也只有七里,敌人包围进攻它而不能取胜。既然能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时了;然而不能取胜,这说明把握天时不如占有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兵临城下,守城者)却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啊,所以说:要使人民定居,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界限;要巩固国防,不能只凭山河的险要;要震慑天下,不能依仗兵甲的锋利。拥有正义的人就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没有正义的人就很少有人帮助。很少有人帮助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得到许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以天下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众叛亲离的人,所以君子要么不打仗,如打则必胜。
【集评】 清·赵承谟:其字字爽豁,语语警快,如持利刃,一割两断,毫无留滞。真读书而通世务,不同功利巧智,亦绝不是老生迂谈。(孟子文评)
清·周人麒:首节二句不平对,抑扬趋重“人和”上;次节三节亦不平对。细玩此二节语气,乃是一气直赶出“不如人和”。 (孟子读法附记)
清·洪师:“故曰”以下一气奔放,其势甚急,如黄河直泻千里,却用“君子有不战”一顿挫之,方不太急。直泻中有回流逆浪,亦造化气机之自然者。(孟子读法附记)
清·牛运震:排句中连下数“非不”字,但觉轻灵,不见堆累。(孟子论文)
【总案】 本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一贯主张“仁者无敌”,“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本篇集中讨论了战争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强调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本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推理。先以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以占地利者终于弃城而逃为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有力的证明。最后展开议论,进一步说明“人和”的重要,引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
文章论证严密,结构严整,语言精练,气势充沛。
-
唐玄宗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原诗今译】 高峻的剑阁萦绕着横飞的白云, 我出狩回京的銮舆到雄关剑门。 千仞的山峦似绿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也是李煜降宋幽囚时所作。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无半点藻饰,形同白话,却已“摄尽凄惋之神”(俞平伯语)
-
宰相: 是对我国封建王朝辅佐君主、统领百僚、总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泛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是说宰相的心胸很宽阔,豁达大度,肚子里都可以行船了。这一俗语最初确实出自一位宰相
-
文章赏析: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为诗词和书法。在《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一诗中,他以下棋为主题,通过比喻表达人生的哲理。他以“布局有心机”、“棋宛贤臣局”等语句,将人生比作一盘棋局,强调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诗中的意象清晰,语言简练,给人以启迪。整首诗流畅自然,既展示了黄庭坚的诗才,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黄庭坚的深邃智慧和独到的见解,深受读者喜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古诗词练字,内容包括可以练字用的古诗词,语文古诗练字的题目,适合练字的古文。推荐:中国最唯美的9首古老情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
-
魏王大瓠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负不羁才,従车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封侯卫霍
-
离开就是一种归来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从一座小寺庙里出来。住持让手下唯一的年轻喇嘛送我一程。他把我送出山门,并把我寄放在门房的小口
-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张萱作(临本) 绢本设色 纵五一.八厘米 横一四八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传为宋徽宗赵佶临本,无款记,绫隔水上有金章宗(完颜璟)所写标题,称之为“天水
-
[原 文] 《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郦元④以为下临⑤深潭,微风鼓⑥浪,水石相⑦搏⑧,声如洪钟。是说⑨也,人常⑩疑之。今(11)以钟磬(12)置水中,虽(13)大风浪不能鸣(14)也,
-
王安石的《孤桐》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作品。该诗以一个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桐树的孤独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和对坚持追求的崇敬。翻译中,我努力保持原诗的意境,力求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这首诗真正让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