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意思】多情时的样子就象没有感情,别筵上,凄然对杯,不见一丝儿笑影。蜡烛还如有心人可怜离别的人儿,为我们泪水涟涟,一直流到天明。 【全诗】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全诗赏析】 杜牧曾做 遣怀诗曰: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上述 赠别二首 ,大概便是他十年诗酒佳人生活中的一支精彩插曲吧! 如果说,遣怀是总结,是诗人追怀往昔,对如梦前尘不堪回首的深沉感慨,那么,赠别二首 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具例,它以生动形象的笔墨,向人们展示了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精神世界的一个侧面。虽然所赠对象已难以查考,但从诗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当是杜牧一生许多艳遇中用情较深的一位风尘女子。诗写得很有感情。 其二转而写己言别,表现自己伤春伤别的沉痛感情。 诗人在对情人作了真诚的赞美之后,突然转到自己,以 “多情” 与 “无情”的矛盾写自己此时此刻痛苦而又无奈的心情。坎坷的经历,转蓬的生涯,身不由己的悲哀,情不能尽的痛苦……眼前景与平生事,一时都上心头,化成这句带有自嘲意味的深沉感慨: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别离在即,“多情”的今夕,顷刻就要成为记忆,需要直面的只有 “无情” 的别离。抱头痛哭吧,“十三余” 的心灵如何能承受这急风骤雨; 强颜欢笑吧,“豆蔻梢头” 的纯真又如何能容忍这份虚伪?此去经年,再会无期,笑又不成,哭亦不得,大概只有 “一杯一杯又一杯”了。诗人写别离的揪心,直以情语出之,通过 “多情却似总无情”的不安和自嘲,“唯觉樽前笑不成”的悲苦与压抑,表现郁积在内心的深沉痛苦,表现自己对情人依依惜别的一往深情,如山风带雨,扑面而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其二以情语起,以景语结。三、四两句,以眼前燃烧的蜡烛作为抒情之物,表现惜别之意,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与诗人同时的大诗人李商隐 无题诗有 “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二者同取蜡烛作为言情之物,同以拟人手法表现爱情,但由于着眼点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致。李诗取其“成灰”、“泪尽”,体现的是忠贞不渝的痴情苦意,语极沉痛; 杜诗取其 “有心”、“垂泪”,体现的是依依不舍的惜别缠绵之意,用语飘逸俊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二者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杜牧一生风流而多情。他深于情、重于情,但又往往不愿羁于情、累于情; 加上长期为人幕僚,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登车揽辔、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而且往往连自己消愁破闷的酒、色也无法维持和保护,所以 “多情”往往便成为 “无情”,这其中固然有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但也不可避免地含有诗人的个性因素。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风流成性、朝三暮四来评价诗人。如果说他的一生是游戏的一生,那么,他做的每一个游戏都比别人来得真诚、来得认真、来得负责。他的确有放浪的一面,但也更有执著的一面。这二首赠别便是例证,其中所流露的关怀、体贴、怜香惜玉、依依惜别之情,即使今天,仍有憾动人心的力量。
猜你喜欢
  • 骈文《飞白书势铭》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秋毫精劲,霜素凝鲜〔2〕。霑此瑶波,染彼松烟〔3〕。超工八法,尽奇六文〔4〕。鸟企龙

  • 今 李大钊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为甚

  • 何希尧《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何希尧 著雨胭脂

  • 为袁绍檄豫州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是陈琳代袁绍写的一篇征讨曹操的檄文。文中多方面揭露了曹操的凶残暴虐,目的在于让人们不要依附曹操,而应归顺袁绍。该文作于建安五年初。该文的题目当是后人所加。 原文 左将军领豫州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翻译与解读

  • 苏轼《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全诗鉴赏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 李秋善《水饺有毒》

    湖城的枫林湾小区里没有多少住户,经常在楼下花园里遛弯的有两位老人。一位是头发花白戴副眼镜的老者,还有一位头发同样花白的老太,只是老

  • 弘历《题香山寺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弘历《题香山寺二首》 弘历 一 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自古才华地,当秋罕跸间。 阙峰近巀嶭,伊水俯潺湲。 始见人枫叶,霜前三两殷。 二 静室暂周旋, 兴怀每怡然。 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 画意谁

  • 《蹇材望》原文|翻译|赏析

    宋·周密2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3。北兵之将至也4,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

  • 苏轼《虞姬墓》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从汴京去杭州就任通判,经过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看到了项羽的爱妾虞姬的坟墓,他想到了楚汉相争,想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