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水心论才》全文和鉴赏
·白珽·
韩侂胄为相时,尝招致水心叶适,已在座,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谒者,题曰:“水心叶适候见。”坐中恍然。
胄以礼接之。历举水心进卷中语,其客皆曰:“某少作也,后皆改之。”每诵改本,精好逾之。遂延入书院饭焉。出一杨妃手卷,令跋其后,索笔即书曰:“开元天宝间,有如此姝,当时丹青,不及麒麟凌烟,而及诸此;吁,世道判矣!水心叶某跋。”又出来南宫帖,即跋云:“米南宫笔迹尽归天上,犹有此纸散落人间;吁,欲野无遗贤,难矣!”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座骇然。胄大喜,密语之曰:“自有水心在此,岂天下有两子张耶?”其人笑曰:“文人才士,如水心一等,天下不可车载斗量也。今日某不假水心之名,未必蒙与进至此!”胄然之,为造就焉 。
其人姓陈,名谠,建宁人,后举进士。
[选自湛渊静语]
●●这篇小说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了陈谠这个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散文家水心叶适先生正在宰相韩侂胄府上作客,门外忽然递进一张名片,题曰:“水心叶适候见。”客人们也许在等着看这个冒名顶替者的笑话,说不定他会陷入怎样尬尴的局面呢?出人意料的是韩侂胄竟然以礼接待了他。
韩侂胄要考这位冒名者,读者也许会想,这下他该露馅了。而当韩侂胄“历举水心进卷中语”时,想不到他说:“某少作也,后皆改之。”而“每诵改本,精好逾之。”冒名顶替者的改本竟比水心叶适的进卷更为精妙,这又是出人意料的。通过一试,假水心初步表现出自己的才华。他不但没有出丑,还被韩侂胄迎入书房,受到招待。这也是读者当初料想不到的。
如果应试使假水心初露锋芒的话,两次题跋则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韩侂胄“出一杨妃手卷”,即画有杨贵妃的长幅画卷,让假水心作跋。按一般人的心理,给美人的长幅画卷写跋,就该赞美这位美人,而假水心呢?
索笔即书曰:“开元天宝间,有如此姝,当时丹青,不及麒麟凌烟,而及诸此;吁,世道判矣!水心叶某跋。”
姝,指美女。丹青,即图画。麒麟、凌烟,是指汉宣帝和唐太宗分别命令把功臣名将的图影陈列在麒麟阁和凌烟阁。“世道判矣”,即指唐玄宗晚年和汉宣帝、唐太宗时期相比,真是判然不同了。这个跋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他在给米南宫帖上所题的跋“欲野无遗贤,难矣!”语意双关,用以自况。言外之意就是说像他这样有才能的人,却落得个冒名顶替,天下不知有多少有才能的人被埋没了呢?
两次题跋,假水心的才气、胆量乃至政治见解,在短短的一瞬间,得到充分的展现。致使韩侂胄府上“一座骇然”,相比之下,真水心倒有点黯然失色了。
既然有才能,为什么又冒名呢?“今日某不假水心之名,未必蒙与进至此!”与进,即赞助和提拔的意思。假水心的这个表白印证了他题的跋——“欲野无遗贤,难矣!”这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平。
作者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给假水心陈谠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了烘托作用。作品除了写陈谠“索笔即书”、两次题跋直接施展才能外,还从侧面写了众人的反应,如对其精彩的题跋“一座骇然”、“胄大喜”等,间接地表现了陈谠的才能不凡。
韩侂胄这个南宋大臣虽只寥寥几笔,但他爱才惜才的特点表现得也很突出。
-
江上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1],江花脱晚红[2]。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3]。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
-
【原题】:泽民因诵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慨然有感遂广此意作诗相示余以谓人之会遇各自有时年少固不可留而时亦何可待乐天自不应出此语而泽民亦不应为此诗因反其意以和之
-
《桃花·二色桃花诗》咏桃花诗鉴赏 邵雍施朱施
-
古文·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1
-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 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 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 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 曾以事匈奴。 但
-
清景偶题是诗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
七年级册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册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后面的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
-
古文观止·明文·徐宏祖·游黄山日记(后) 初四
-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