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名句】教以事亲①睦族,教子祀先②,谨身节用,利物③济人④,婚姻以时,丧葬以礼。
【注释】①事亲:侍奉亲人。②祀先:祭祀在前。③利物:有利于事物的发展。④济人:帮助别人。
【释义】教导他们侍奉亲人和睦宗族,教育儿子重视祭祀,做事谨慎生活节俭,做有利于事物发展的事,救济贫苦之人,举办婚礼要符合时代潮流,举办丧事要讲究礼仪。
【点评】教育子孙多做利物济人的事,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极有好处。
参考文献
宋史·刘清之传
-
【3484】关键的少数(邢柏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万字,2016年8月第1版,49元)△任正非说干部培养。共8个部分:干部选拔;干部考核;
-
一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似乎武断了一点,但对读者和作者却不无补益,于读者应独立思考,于作者应实事求是。近读《胡适自
-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
-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1〕;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陈寿·隆中对 亮躬耕
-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王驾这首《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
-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
在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中,嫁妆的品种花样绚丽多姿、风格迥异。中原地区新娘的嫁妆除衣物、被褥、家具、电器外,还有一种家家必备的饭食嫁妆——随身饭。随身饭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此种饭菜需事先由娘家备好,姑娘出嫁当
-
李昉《禁林春直》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
-
【原题】:吾友山阳蹇子韫尝游颍上言彼之居人有许氏者富不因贪学非求进于郡之西手植众木郁然成林林下搆亭壮而不丽郡倅黄公宗旦皇宋有名之士也常造焉上阙歌诗以旌其美故俾予请诗於子吾以子韫之请诗於予八十言以寄题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