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篇《拟咏怀(其十八)》注释、翻译和赏析
寻思万户侯①,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②,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③,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释】
①万户侯:食邑一万家的爵位,这里指立大功勋。
②残月:阴历月末残缺如弓形的月亮。
③露泣:古人以为露水是从天滴落的,所以用“泣”形容。
【译】
夜深时,突然想起自己壮志未酬,
不禁袭来阵阵烦忧。
我欲弹琴以抒志呵,琴声空悠悠,
我想读书以解忧呵,书卷满床头。
我无法像那梦见蝴蝶的庄周,
摆脱心中的忧愁。
窗外的残月倒像是一弯新钩,
今年的新秋也象是已过去的旧秋。
大自然哭泣的露水似是晶莹的珠玉,
飘泊的萤火虫似是破碎的火流。
唉!我还是不能“乐天知命”啊!
怎能不有烦忧。
【评】
杜甫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指出了庾信晚年文学作品风格的改变。本篇感伤羁留异国,功业无望,时光徒然消逝,从中可以略窥一二。就全诗给人的总体感受而言,它似乎失去了早年诗作的美丽,像是一位绝代佳人卸去华服盛装,洗去浓妆艳抹,纯以自身而拥有魅力。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以议论起句,如同后来之宋人笔法,接以“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也是宋人笔法。“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清新警人,富于哲理,更是宋人之所擅长也。故可以大略推测,杜甫所推许的庾信晚年风格,是超越唐人的宋诗风格。
-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翻译与解读
-
《凄风苦雨,天地之所以助愁也.余平时遇之,辄不适,鳏居而更难堪矣.有术焉.昼而风雨,吾
《凄风苦雨,天地之所以助愁也。余平时遇之,辄不适,鳏居而更难堪矣。有术焉。昼而风雨,吾心皎日;夜而风雨,吾心明月。而助愁之物,乃以
-
在广东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伯公”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在人们心目中认为“万物有灵”,“伯公”是客家人对各种物神和各方土地神的通称。 “伯公”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
-
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决定》在中央政治局及书记处之下设立宣传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统一管
-
【注释】 ①富阳:浙江富阳县。 ②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③取:助词,即“着”。 ④觑:细看。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别时的情态与别后的心绪。上片描绘临别之时无言相对,只见恋人泪眼如露滴花上,愁眉似碧峰簇
-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呻吟,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
题解 这首诗表达诗人在寂寞之中,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表现出诗人纯朴厚道的品质。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②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③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④
-
快与慢的辩证法早就想去古城西安了。春夏之交,我有幸走进与小雁塔有着一墙之隔的西安政治学院学习进修,圆了一个多年的梦想。一踏进这座千
-
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东对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对景。此阁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当时汉阳知府范之箴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
-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上二句一作日日采蘼芜。上山成白道。)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上二句一作昔时携手去。今日流泪归。遥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