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廉《武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李廉武功山记
李廉
安成以仙名山者,有浮山之魏,洞阳之黄,清化之胡,武功之葛,皆著于图经;而莫盛于武功。或曰: 大江西南三巨镇,衡、庐、武功也。武功以僻远不见经传,不得与衡、庐并显。然究竟脊脉,则实首衡尾庐,而屹然高耸,雄据荆、吴之间,谓之三巨镇亦宜。
其最尊白鹤峰,白鹤仙人所止。望之隐隐中天云雨,皆在其下。东南则空同诸山,西北则长沙之水,一发空际, 苍茫无极。 峰顶有崖, 崡岈洞嵌, 可容数百人。或窥触之,则震雷随至。岩之下,奇石万状,石床丹室,列尊杂峙。乳香灵药,雪竹龙草,黄精仙茅,居人咸扳援梯系以入。歘然不可亵。盖龙湫风穴环卫,出没晦明,变化在倏 顷。庵址旧曰小桃源。前有金灯塔,生成石刹七成。稍上为棋盘石; 又上有元炼丹灶,或曰: 炉底尚存也。后有大小箕峰,峰隐约仙翁大士像。有石若盘,三伏有水,则其岁不旱。侧有投箓简者,从之若授受然。使得如孙兴公、苏子瞻一过从之,独不与天台、罗浮并耶? 其隶袁者,有石笋、匡洲崖,亦奇胜。水西出为庐,下六十里为秀江。
武功山记是元代文学家李廉状写武功山的一篇散文。以往谈到江西一带的名山,人们都会想到那飞峙于大江南岸的庐山,而武功山则默默无闻。但通过李廉这篇文章的介绍,武功山就开始为世所知了。
这篇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谓之三巨镇亦宜”,作者向世人介绍武功山,并暗寓写作此文的原因。作者首先说,安成一带因仙人而闻名的山共有四座,武功山即其一。但最负盛名者,要属武功山。作者又说,武功山完全可以与衡山、庐山并称为“大江西南三巨镇”,但衡、庐二山久负盛名,为世瞩目,只有武功山因位置僻远,名“不见经传”; 其实,武功山“首衡尾庐,而屹然高耸,雄据荆、吴之间”,完全可以与衡、庐二山“并显”于世。在这里,作者有感于武功山的被冷落,大有为其“鸣不平”的意思。因此,李廉便写成此文,有意要把他家乡一带的武功山发扬光大一番。
第二部分,从“其最尊白鹤峰”开始,至文章结尾。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描写白鹤峰的名胜景观。作者首先写道:“望之隐隐中天云雨,皆在其下。东南则空同诸山,西北则长沙之水,一发空际,苍茫无极。”这是总括白鹤峰之险峻胜概。这样,白鹤峰的雄伟身姿便突出于群峰之上,而屹立于读者视野之中了。紧接着,作者写峰顶岩洞、石床丹室,写岩下奇石、灵草妙药,写龙潭风穴,晦明变化,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神秘奇异的境地,令人惊骇不已,叹为观止。然后,作者叙写了“小桃源”庵址天然生成的石塔,以及上面的棋盘石、炼丹灶。还简略地写了大小箕峰、石笋、匡洲崖,和发源于武功山南麓的泸水。最后,作者发出了“使得如孙兴公、苏子瞻一过从之,独不与天台、罗浮并耶”的感慨,照应了开头,使文章意足神完。
武功山记全文只有343个字,但文笔洗练,清丽奇谲,洵可称为一篇优秀的文学小品。虽然题目中标上了“记”字,但通篇没有作者的踪影出现,很显然,这是一篇杂记体的台阁名胜记,而非山水游记。这种文体,早在唐代就成熟了。唐代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柳宗元的永州龙兴寺息壤记、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等,都是这种文体的名作。唐宋时代为古文的复兴期,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原不足奇怪。而李廉却在有元一代斯文扫地、文风靡弱的情况下,写出武功山记这样的佳作,就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了。仔细玩味,这篇散文在艺术上有以下两大特色:
首先,作者善于剪裁,使重点突出,笔墨集中。由于武功山并不为举世所知,并且因为面面俱到是写山水名胜的大忌,故对其一峰一壑的逐一描写实无必要。所以,作者并不作巨细无遗、细针密线的描述,而只是选取武功山最称名胜的地方——白鹤峰,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而武功山的其他风景名胜,像大小箕峰、石笋、匡洲崖、泸水,则一笔带过。这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鲜明的印象,比那种逐一铺叙、面面俱到的写法,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突出武功山的“仙气”,即道教色彩,以神奇诡异取胜。诚然,武功山“屹然高耸”,白鹤峰也峻伟峭拔。但如果要在山水形胜方面执意与衡、庐二山争奇斗雄,那么武功山恐怕仍要逊色。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避开山水,主要在仙道色彩上加以渲染,这就使武功山具备了自身的特色,而能够与衡、庐二山各有千秋,“并显”于世。传说早在晋代,道家葛铉、葛洪就在此山修炼过,因此武功山长期以来是以仙名世的。文章一开头,就写了“武功之葛”,为全文浓重的“仙气”氛围打下了底色。写到白鹤峰,作者立即介绍说“白鹤仙人所止” (这也应该是白鹤峰名称的由来)。山顶的洞府之内,更是不可“窥触之”,否则就会“震雷随至”。就连岩下的奇石,也像仙人所居的“石床丹室”。而此处所产的“乳香灵药、雪竹龙草、黄精仙茅”,则更是道家所服食并传说能够延年益寿的草药。这里圣洁绝尘,不可亵渎,晦明变化,在刹那间,神秘莫测,令人敬畏。“小桃源”庵旧址,有七层金灯塔,稍上则有仙人下过棋的棋盘石,更有道家的“炼丹灶”,且“炉底尚存”。大小箕峰也像仙翁大士像,而“籙简”则是道家的秘文册页。总之,在李廉笔下,这座武功山真正是仙气杳渺的神仙洞府,烟云缭绕,超凡脱俗。
作者李廉生当元季,与当时众多的文人一样,其举业、仕进皆坎坷迍邅,穷困潦倒。虽曾中进士,但通籍颇晚,故其精神趋于消沉。因此,在他作武功山记时,就借武功山的神仙道教踪迹,寄托了他那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实际上,它反映了整个元代文人的苦闷心情。
-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鸱乌欲伺
-
宋·朱熹2乾道丁亥岁予游长沙3,见张敬夫书室有武侯画像甚古4,云是刘丈子驹家藏5,唐
-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李白和崔颢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有一次,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高楼,举目北望:在夕阳的返照下,对岸汉阳的
-
这首诗评价和赞扬了前人的多种碑帖,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称颂孙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写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并在叙述和议论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 诗的前八句赞扬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
-
生年才四十余,已经用过了足以代表三个时代的灯了。菜油灯代表闭关时代,煤油灯代表海通时代,电灯代表最新物质文明时代。我第一次张开眼睛,看见的是菜油灯;其后,我看见家里煤油灯和菜油灯同时并用,书房里用的是
-
杜蒙连环湖小聚春节期间因各种事情忙得热火朝天,喜气洋洋。在正月初五过完了老爸的七十大寿之后第二天,我们驱车去了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
-
柳宗元 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 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 ’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 ’若是者,举不能知天。夫果蓏、饮食既坏
-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木卉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
【注释】:此词小序极为重要,它点出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胡铨(字邦衡)贬到新州以后,继续写了一些慨叹国事的词作。这些词作通过彭德器传到了张元幹手中。他读后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和韵词。词题中的彭德器,生平事迹不详。据胡铨《澹庵先生文集
-
【原题】:去岁五月二十八日发雪锦亭以六月旦谒富池而行夜始望见庐山今岁以此日正在湖渰中念岁月之倏忽惊道途之劳勚回首感叹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