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①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②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③
【注释】 ①凌云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曾作大人赋,汉武帝读后,“飘飘有凌云之气”。陆沉:沉晦,埋没。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所用。②杯中物:指酒。③湔祓(jianfu煎伏):荐拔。割鸡:论语·阳货载,孔子到了子游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因以“割鸡”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译文】 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哪里想到他会沉埋在卑官中间?如今已头白眼花,还要仕途奔走,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回到家山。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纵使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我想寄语当权的兖衮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近的县份当官!
【集评】 清·方东树:“起叙事往复顿挫。后半虽衍,而有远趣。”(昭昧詹言卷二十)
今·黄宝华:“像一幅写意人物画,笔触简炼,风格奇拗。”(宋诗鉴赏辞典第527页)
【总案】 王文通是位沉屈下僚的才士,年已老大,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当县令,自然是满腔抑郁牢骚的了。诗中对这些怀才不遇的人充满着关切之情,以旷达的语言表现出来,更见其内心的愤激。五、六两句着力锻炼,一“朱”字活用作动词,句意即生新有味,这就是前人所盛称的“诗眼”。
-
清·刘锡鸿2三则·之一(光绪三年正月)3十八日。再往柏金哈木宫见其国主4。各国使并其
-
陈祖范的这两首《悼亡诗》,却能跳出前人窠白,以独特的写法、崭新的面貌于众多的悼亡之作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本篇历叙与王判官聚散行迹,并因世乱而归隐庐山屏风叠。其所以退也,非所谓“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乃报国无门也。 开篇“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二句,飘然而来,写的是公元726(开元十四年),诗人离开蜀中,自湖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攻书学剑能几何 ① 。 争如沙塞骋偻儸 ② 。 手执六寻枪似铁 ③ 。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④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 ⑤ 。
-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
-
小豆棚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十六卷二百零三篇。题“济宁曾衍东七如氏著,永嘉项震新东垣参校”。作者曾衍东(1751—1830),字青瞻,一字七如,号七道人、铁鞋道人,山东济宁州嘉祥县人。成书于清嘉庆
-
雪来之时,我在窗前。我与雪,一窗之隔。 我在窗前,三日雪白。雪与我,只隔一窗。 其实,一个念头萌动很久,雪未来之时就已绸缪
-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
宋词典故·茧丝堡障 【出典】 《国语》卷一五《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三国吴·韦昭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捍也。”按:鄣,同障。 【释义】 尹铎去晋阳就
-
【题 解】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本文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