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译注】庾信的一生最是凄凉,晚年他的诗赋惊动全国,影响很大。庾 信:见“庾信文章老更成”条注。平 生:一生。萧瑟:境遇凄凉。江关:犹 言海内。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庾信或其他 人历经艰辛,备尝凄苦,而后创作出深 刻感人、很有影响的文艺作品。亦用以 说明坎坷的生活经历对文学创作很有 裨益。[例]我也始终赞赏杜公子美的 名句“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 关。”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艾青要不 是备尝艰苦,并痛予思考,又怎能如此 更深切地体会到人民之心、底层之情? 又怎能写出“光”的哲学、人民英烈的颂 歌? (吕剑写于〈艾青归来的歌书 后〉之后) 【全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鉴赏】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
【题解】 白兆山一名碧山,在安陆县城西15公里,锦峰秀岭,苍翠如绘,擅安陆山水之胜。唐开元十八年(730),李白30岁时曾隐居于此山,并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幽静环境。此诗即写于当时,诗以问答的形式抒写了隐
-
作者: 朱明
-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伊尹耕莘(伊尹扶汤)》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三《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
-
王维右丞词云:秦川一半夕阳开。此句尤佳。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
-
正月十一是奶奶的生日,第九十三个生日。奶奶由民国走来,有着尖尖的三寸金莲,还有着眉目里独有的娴静。每当读到“折一把旧时光,慢慢地想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唐]戎昱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戎昱,中唐诗人。《唐才子传
-
(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