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秋雨叹(其三)》诗词赏析
杜 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长安布衣:诗人自称。比数:相比,相靠。衡门:穷人或隐居者的地方。环堵:四周的墙壁。后土:大地。
入选理由:
诗人曾经在长安过着穷困的生活,这是表现这一时期生活的作品;本篇又是描写秋雨绵绵的优秀作品。
诗词赏析 诗人科举考试不中,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但他又热衷于政治,于是来到京城长安,等待他的却是冷眼和失望,他自己都说是“处处潜悲辛”。仕途不顺,加上不停的秋雨,更在阴晦的心境上蒙了一层黑暗。三首秋雨叹都是古诗体裁。这一首换了一个韵部,正好是“雨”和“干”两个韵脚字,一个表生厌,一个表期盼,很恰当地与内容结合了。另外还有一个形式特点,首句和尾句都用问句,诗人心里充满了困惑,根本找不到出路,他对人生有很多问号,向谁问?问天?借雨问天公。浦起龙说“三叹皆寓言”,并认为本篇的结尾是“结意更远,日晦而土污,主德掩而庶事堕矣。推极言之,亦岂徒为一生叹哉”。未免求之过深,但也启发人思考,作者也许确实是借秋雨发端而感叹人生,不一定附会政治问题。诗中前四句写雨天难以出门,事实上是穷愁潦倒所致,隐含有无人帮助、无人可怜的意义。“稚子”一句写景如画,孩子们在雨中跑着玩耍,根本不知道生活的忧虑,反衬了“老夫”之忧的深沉,也是借景抒情的一招。“雨声”两句用平常的语言就准确地写出了秋雨的特点,“飕飕”传其声,“催”字逼迫着人,秋雨更使人心寒。借胡雁难以高飞而寄托人生艰难的思想情感的用意是较明显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拥抱四季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拥抱”的古诗词,描写四季的诗句,描写四季的古诗。1.《春月》年代: 唐 作者: 元稹春月虽至明,终有霭霭光。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纤粉澹虚壁,轻烟笼半床。分晖间林影,余照上虹梁。病久
-
[汉]民歌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唶!我秦氏家有游遨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唶!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岩石间。唶!我人民安知乌子
-
《石榴·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咏石榴诗鉴赏 李白
-
【原题】:皋桥(在阊门内,由汉皋伯通所居得名。唐妓泰娘亦居此焉)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荷花都有哪些叫法,内容包括荷花在古代称呼,荷花在古代称呼,莲在古诗词中的称呼。荷花在古代的称呼有:莲花、芙蕖、菡萏、芙蓉、君子花等。荷花(Lotus 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
-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巡边将军
-
是一种迂回设喻、先把喻体比本体,引出本体; 或者先否定喻体,再引出本体,以达到突出形象、深化内容的目的。 255.在正对面的山腰中,有一大块白云,慢慢的浮动,仔细一看,那不是云,而是羊群。井冈山垦殖场
-
牟巘长江图汉川影落鹦鹉洲,金山钟到多景楼。老龙几载卧寒碧,中涧不断万古流。晚来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叶舟。舟移岸转知何处,离离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