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夏虫不可语冰”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释义用法昆虫寿命短,只能活一夏天,一到秋天就死了,所以对它说起冰,它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后用此典形容人无知无识,不可理喻。
用典形式
【以虫疑冰】 宋·王安石:“谅能学此真寿类,世论妄以虫疑冰。”
【休遣夏虫知】 清·金凤纶:“凝 艳不教青帝主,斗华休遣夏虫知。”
【冰有夏虫识】 清·吴瞻泰:“冰有夏虫识,花无春鸟知。”
【虫语夏时冰】 明·徐渭:“鸿留泥上雪,虫语夏时冰。”
【夏虫那知冰】 宋·陆游:“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难与夏虫语】 宋·苏轼:“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宋·陆游:“冰霜难与夏虫语,晦朔岂容朝菌知。”
-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
-
蝶恋花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
【注释】:[1]当:当作,作为。
-
人生开始下坡,偶尔心脏出现早搏或心率不齐,它像做完心电图又打印出来的一卷纸,上面是图示:它呈现上下跳动着的证明我还活着的起伏。我没
-
原题: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寄见怀之作偶占酬之
-
古文观止·苏辙·寄欧阳舍人书① 去秋人还,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雷和雪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成语里面有雷和雪两个字,为什么雷和雪只有一个部首之差,却有两个意义,超级跑跑雷和雪哪个好。咆哮如雷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
-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
-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希
-
《风敲竹》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李益诗《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又,宋·苏轼词《贺新郎》:“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