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开过到蔷薇》原文和赏析
其三,是说春愁,转为具体形象描述。
开篇三句说,因为春天别去而憔悴。海棠、蔷薇,二者均为春天的标志。“海棠开过到蔷薇”,由花木变换表明物华推绎。“春色无多味”,谓花木渐渐凋零,春天也因此而减色。“争奈新来越憔悴”,谓春天减色,人亦憔悴,而且越来越憔悴得厉害,无可奈何。三句说春愁,说得十分浓重。
中间二句转说小环(丫头),谓其似乎能够领悟主人的伤春意绪。不说自己伤春,而说旁人知道她伤春,此伤春之意则尤为深刻。
结尾三句顺接中间二句,描绘小环的举动,谓其将疏帘高高卷起,并打开 重门,让主人观看双飞燕子。这一系列举动,紧连“知人意”,即帮助主人排解春愁。歌曲以此作结,既体现一种达观精神,也表明其“愁”的程度。
-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
《纬书集成·龙鱼河图》: 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朱名隐娥。南海君姓视名赤,夫人姓翳名逸寥。西海君姓勾大名丘百,夫人姓灵名素简。北海君姓是名禹帐里,夫人姓结名连翘。 《集说诠真》: 《事物异名录》 引
-
汉元帝议律令诏 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
-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宁知流寓变光辉,胡霜萧飒绕客衣。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吾兄行乐
-
【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注释与译文]濯(zhuó),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正派。这两句是赞莲花的,意思是:从淤泥中生长出,却不曾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美
-
宋词典故·树犹如此 【出典】 见“太息攀树”条。 【释义】 东晋桓温看到自己先前种下的柳树皆已长成十围粗的大树,不禁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后遂借其语作为叹惜岁月流逝的典故。 【例句】 ①楼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处】唐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 【意思】一直怨恨春天归去无处寻 觅,殊不知竟转到这山里来了。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某处竟有 意想不到的春景。[例]那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民间疾苦”类的诗句。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但是,担心炭价低贱,心里还是希望天气
-
【名句】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语出宋代梅尧臣《古意》诗。月亮亏缺了,光芒依然不变;宝剑折断了,硬度依然同前。比喻志士仁人不因挫折而改变操守。
-
托·史·艾略特*的一部四部曲诗。汇编于1944年。西方评论界认为这一四部曲是艾略特的代表作,是他诗歌创作的顶峰。 第1部《烧毁了的诺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