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燕赵多佳人》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①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②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注释】 ①燕赵:古代二国名,在今河北、山西一带。 ②柱:瑟、筝等乐器上架弦调音的木柱。促:近。柱近而弦紧音高。中带:内衣的带子。
【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多美女。此女尤出众,花容月貌,肤白如玉。她身穿绮罗衣裙,对门临窗,在琴瑟上演习着清商之曲。这曲调多么悲怆,急弦繁响,高亢不平,传达出少女心中的激情。她起身整衣,敛容遐想,房中徘徊,低声吟唱:愿化为紫燕双飞舞,殷勤衔泥入君屋,梁上筑窝巢,终身伴君住。
【集评】 清·金圣叹:“‘驰情’二句,十字中,心口手足,无不描出,真叙事神手。而于情艳中,忽接‘衔泥巢君屋’句,明明将手拮口瘏,一片绸缪心事,和盘托出,诗人本怀,至此吐露尽矣。”(唱经堂古诗解)
清·方东树:“‘音响’以下,情词警策遒紧。此篇兴喻明白,同迢迢牵牛星,而此无甚精美。”(昭昧詹言卷二)
【总案】 在文选中,这首诗与前首(东城高且长)合为一篇。后世注家有不同看法,一者认为前后诗意不相合,且一篇之中,重用“促”字为韵,不合常例,恐有误,故将“燕赵多佳人”以下分为又一篇(如张凤翼、金圣叹、方东树等);一者则认为旧本为一篇,未可轻改,诗的前半伤岁月促迫而欲放纵自快,“燕赵多佳人”以下,乃无聊而托之游冶,即所谓“荡涤放情志”,坚持合为一篇(如纪昀、张庚、姜任脩等)。但就诗而言,前后的矛盾确很突出。前者结以“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是出于对现实的彻底失望而不得不自我解脱;后者结以“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却是虽遇坎坷而热情未泯,依然怀抱着希望。很难理解,这“思为双飞燕”的热情与期待如何能与破灭一切事功追求而及时行乐的“荡涤放情志”联系到一起?况且,自屈原离骚之后,托言美人已是文人失志伤时的典型表现方式。李白的古风:“燕赵有秀人”,就是从此诗脱化而出,表达的正是怀才不遇的忧伤与期望;而在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忧伤与期望恰恰是被指为“自约束”的东西。可见,无论就诗意还是诗中的情感,作一篇讲,都很难统一。然而,我们目前并没有充足的材料来解决这个“旧本原作一篇”的问题。这里只是为了保持对一篇诗意的整体的理解,采取了分为两篇的做法。
-
《庄子》 纪渻子 ② 为王养 ③ 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④ ?”曰:“未 ⑤ 也,方虚骄而恃气 ⑥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 ⑦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 ⑧ 而盛气 ⑨ 。”十
-
【注释】:(此诗盖拟昌黎《二鸟》而作。所谓《二鬼》,公盖自谓及金华太史公也。其推挹金华如此。。程孟阳曰:“公乐府多似太白、少陵,间学张文昌、王仲初。此又在卢仝、马异间,奇怪直仿佛昌黎矣。”)
-
肖洛霍夫 (草婴 译) 献给一九○三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叶夫盖尼雅·格里高利耶夫娜·列维茨卡雅 在顿河上游,战后的第一个春天显得特别爽朗,特别蓬勃。三月底,从亚速海一带吹来暖洋洋的春风,吹了两天两夜,就把
-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望道虽未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罗隐艳多烟重欲开
-
陈刚中《绝句》 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② 【注释】 ①此诗见《北窗炙輠录》卷上。《宋诗记事》引作《阳关词》。②四海:犹天下。古时以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故以四
-
黄鸡啄蝎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暗中缴尾伺飞虫,巧捷功夫在腰膂。跂跂脉脉善缘壁,陋质従来谁比数。今年岁旱号蜥蜴,狂走儿童闹歌舞。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岁旱当求汝。
-
【原题】: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之
-
这是一首五绝形式的咏物寓慨诗。前面两句,以对比出之:“惭君”写葵,“叹我”自谓,寓意相辅相成。作者为自己当时无力雪冤自保、终至被迫流放夜郎的艰险处境发出无可奈何的低吟。对葵叶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葵菜,一说是向日葵,两说都通。根据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形式,内容包括古诗的形式,诗词的形式,古诗分别几种形式。首先,古诗分为两大类,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也即通常所讲的格律诗,源于六朝,成于唐朝。其中律诗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排律三种。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