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节选)》注释和全文翻译
荀子
天①行②有常③,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④之 以治⑤则吉,应之以乱⑥则凶。强本⑦而节用⑧,则 天不能贫;养备⑨而动时⑩,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 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 之疾,袄怪(11)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12),则天不能 使之富;养略(13)而动罕(14),则天不能使之全;倍(15)道而 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 薄(16)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17)与治世同,而殃祸 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注释】①天:自然界。
②行:运行。
③常:规律。
④应:适应。
⑤治:合理的措施。
⑥乱:不合理的措施。
⑦强本:加强农业生产。
⑧节用:节约费用。
⑨养备:生存的物资充足。
⑩动时:按天时变化而活动。
(11)袄怪:自然界的怪异现象。
(12)侈:奢侈。
(13)养略:供养减少。
(14)动罕:活动少。
(15)倍:同“背”,违背。
(16)薄:迫近,接近。
(17)受时:遇到的天时。
【译文】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 暴君桀就灭亡了。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 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 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 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 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所以水旱灾害不可能使人受饥 挨饿,寒暑变化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界反常的现象不可能使人遭难。 农业生产荒废而又开支浪费,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富裕;生活资料不 足而又不勤于生产活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健康;违背事物规律而 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所以水旱灾害没有到来 就发生饥荒,严寒酷暑没有迫近就发生疫病,自然界反常现象没有出 现就发生祸害。遇到的天时和太平时期相同,可是遭到的灾祸却与太 平时期大不相同,这不能埋怨天,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
字数:877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23-224页.
-
第三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过于强调和追求发展速度,在生态环境上中国一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发
-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
鼓山采茶曲雨前初出半岩香②,十万人家未敢尝。一自尚方停进贡③,年年先纳县官堂。①鼓山,在福建福州市东。②雨前,谷雨前,亦指所采之
-
【生卒】:1893—1930【介绍】: 俄苏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家,杰出的苏联诗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
-
(节自 《范睢蔡泽列传》)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①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
-
【原题】:康侄招饮出示古洲所寄盆梅嘱坐客赋诗分韵得言字
-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这首诗绝非一般的春日落花感伤之作。表面看,从开首的春日落花,长门情伤,到“玉阑烟冷空千树”的冷寂索寞,最后紧扣“且留春色”,似为伤春惜春之作,但逐句细细品来却别有深意。从公元1260年到1275年,郝经使宋,被扣真州(今江苏仪征)十六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时时不忘北归事主,一展抱负。“元人高其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真诚相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真诚的诗句,关于真诚的古诗,关于诚信(真诚)(以诚待人)的古诗是完整的古诗不要太长谢谢。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
-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常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