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晏几道《蝶恋花》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①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②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③?
【注释】 ①金菊:即黄菊。金色近黄,因此借用。②露荷:语出宋之问宋公宅送宁谏议诗:“露荷变新节,风柳夕鸣梢。”绿扇:此处指荷叶。语出韩偓暴雨诗:“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粉塘”句:池水秋日澄清,远望好象一匹洁白的练。澄:清。练:帛,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叫“练”,此处指色泽洁白的熟绢。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③护霜云:语出李嘉佑诗:“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徐光启农政全书解释说:“冬天近晚,忽有老鲤斑云起,渐合成浓阴者,必无雨,名曰护霜云。”芦管吹秋怨:芦管,乐器。据陈旸乐书:“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筚篥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古时边塞人多吹之,声极悲切,能激动人的情绪。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深深的庭院长遍了碧苔,开遍了红叶。当金菊盛开的时候,又到了重阳佳节。处处是露荷变新节,莲花开又谢。秋日的池水澄清,远望好象一匹熟绢,那样地纯白光洁。阵阵凉风吹来,我的酒醒了一些。看着成群的大雁飞来,在高楼上一阵飘过。举目眺望,有几点薄云在天空中浮动,似乎保护着秋天的霜露和原野。啊,不知谁人吹起了芦管,我觉得是那样地激越、悲切!
【集评】 清·黄苏:“按前面平平叙来,至末二句,引入深处,几有北风其凉之思矣。云而曰护霜,写得凛栗,此芦管之所以愁怨也。”(蓼园词选)
【总案】 上片铺叙秋景,“重阳宴”暗逗怀人之意。下片写离情,结句“谁家芦管吹愁怨,”方点出“怨”字,实是表明自己胸中秋怨极深,故作问句,情余言外,使全词充满着苍凉萧瑟的气氛。晏几道是一个纯情敏感的人,又亲历着盛衰不同的环境,自然熟谙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因之词的情调就比较伤感。他的词常以聚散离合之情,写落拓飘零的身世之感,察物观生,言哀涉乐,常在妍美幽约之境,感于心,出诸口,不加矫饰,自合于词,因而感情真纯浓挚,动人肺腑。
-
法国著名象征派诗人阿尔图尔·兰波*的代表作。一译《醉船》、《迷醉的船》。写于1871年,后收兰波《诗集》中。 这首诗共25节,每节4行,共
-
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解瓦飞十里,繐帷纷曾空。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马蒙。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不知二
-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出处】唐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意思】老友重逢,欢笑融洽的情态 一如从前,只是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 白了。萧疏:稀疏。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亲友故旧重 逢
-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注释】 移风化: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
谢文娟 01 郭襄与张三丰第一次相遇,是在华山之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青涩少年。 当时,潇湘子与尹克西偷了少林寺藏经阁内的《楞伽经》。张三丰便跟着师父觉远大师一路追讨。而杨过、小龙女与郭靖、黄蓉、周
-
采葛妇歌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
《鹧鸪天 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 ② 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 ③ 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 ①西都:即洛阳(今属河南)、
-
其一》原文与赏析张磊原创 清·谭献其一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
-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这首诗题为《寓意》,一作《无题》。诗写得很含蓄,与李商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