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和赏析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似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
侑(you)觞:劝酒之意。侑,古时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觞,古时一种盛酒的器皿。歌板之姬:歌女。黄鹤断矶:地名,位于武昌西北,上有黄鹤楼。不:同“否”。浑:全。
【鉴赏】
这是一首作于武昌安远楼的应景之制。词人将抚今追昔,满腹感慨的真情倾泄与眼前景物相结合,自然而成。继昌赞之为“小令中工品”(左庵词话)。
上阕抒发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世道沧桑的强烈感受。二十年前,安远楼落成,恰逢词人少年,满腹为国大计,雄心待放;二十年后,再过此楼,楼前景致依然,江清沙渚,芦叶依然满汀洲,但人之感觉则大不一样了。回想人生中这宝贵的二十年,自己却一直过着“柳下系船犹未稳”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能几日,又中秋”句,既包含了对时光飞逝的怅惘,也深含月圆人不圆、山河破碎不可回的凄凉。“重”、“犹”、“能”、“又”等虚字嵌于词句之中,婉转之笔调,更使这等意绪层层叠叠而出,极为苍凉。
下阕以疏俊之笔抒写故友凋零,山河破碎、好梦不再的今昔感慨。位于武昌西北的黄鹤矶,还有那里的黄鹤楼,曾是词人少年时携友瞻望前程,放飞雄心理想报负之胜地。多少美好时光,都曾留在这里,如今却是人去楼空了。“旧江山浑似新愁”,明写是旧,则暗含有如今满目疮痍的江山在其中,一语双关,此中感情的愁伤,实乃山河之变所致。人去了,楼空了,山河破碎了,心也就死了。即便效仿少年时买花载酒,那强作的欢颜怎么也演绎不出少年时代的情怀。含不尽之悲于此,已是昭昭然。
此词为歌筵酒席即兴之作,故在艺术上表现出的特色就是自然、不饰雕琢。词成之后,便为当时“楚中歌者竞唱之”,深受后人好评,谓之“雅音”(谭献谭评词辨)。
-
《山海经·西山经》: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郭璞注: 胜,玉胜也。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 《山海经·海内北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及翻译,内容包括初中必背古诗40首全文,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原文,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关雎。蒹葭。十五从军征。观沧海。颜九无。木兰诗。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
-
床上躺着的是一具已失去生命表征的形体。屋外八月末炙热的阳光也照不暖她,自然,生命中曾经历过的雨雪再也冰冷不了她。她如一只老去的蚕,
-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
[唐]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② 。 暂伴月将影 ③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④
-
《边城歌》虎踞岳雄高,深山气横涛;青锋寒夜甲,无负我军刀。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在江畔,有人初次见到了月亮;而月亮又何时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不断更迭,代代传承,但江月年复一年只是相似而已。
-
此词抒写舟中感怀。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着意景物描写。一缕斜阳,送却归帆。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惟觉轻魂如梦,不禁泪涴罗衣。下片写所感所思,着意写人。结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情。全词轻柔宛转,缠绵含蓄
-
【经文】 《典礼》曰 ① :“毋不敬,俨若思 ② ,安定辞。安民哉!” 【今注】 ①典礼:古礼书名,已佚,这里引它一句话,十二个字。本篇因开头有“典礼”两字,即以此作为篇名。②俨:端庄的态度。 【今译
-
再泛吴淞江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