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诗》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冯梦龙
雍熙中2,一诗伯作宿山房即事诗曰3:“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4。半夜三更子时分5,杜鹃谢豹子规啼6。”又咏老儒诗曰:“秀才学伯是生员7,好睡贪鼾只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8。”
1本文是古今谭概中的一则。2雍熙:宋太宗年号之一,公元984-987年。3诗伯:诗坛领袖。山房:僧舍。即事诗:感事而发的诗歌。4扉(fei):门扇。5三更:午夜十二时前后。子时分:正当子时,即夜十一点至翌晨一点。6“杜鹃”句:杜鹃又名子规,吴人又称之为谢豹。7学伯:年龄较大的读书人。生员:即秀才。8龙钟:年老者体态衰惫的样子。
【析点】 写诗要求用极精炼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五、七言绝句,由于字数所限,要求就更加严格。所以诗歌必须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意义和作用,任何不确切的文字都应该删掉。特别是重复的字句绝不应该保留(因修辞需要者除外)。重复诗正是在这一点上闹出了笑话。首句中,“一个”、“孤”、“独”三个词表达同一个意思,“僧独归”三个字就可说完的意思却用了七个字,显然是浪费。第二句的“关门”、“闭户”、“掩”;第三句的“半夜”、“三更”、“子时”;第四句的“杜鹃”、“谢豹”、“子规”和第一句犯同样的错误。本来用十来个字就可说完的内容却用了二十八个字,对诗的形象没有任何加强,反而啰啰嗦嗦,赘疣累累,笔墨的浪费率约达百分之一百八十。
咏老儒诗可笑之处也是太重复。“秀才”“学伯”“生员”;“好睡”“贪鼾”“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高年”,这四组词语都是同义和近义词。小文的开端称此二诗的作者为“诗伯”,正是作反语以讽之也。当然,几个人在一起,搜罗些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排列、组合,编出所谓的“诗”来,那是为了搞笑料;这位“诗伯”可是在正正经经地作诗,只因为啰嗦——也许是卖弄词汇丰富而搞出了笑料! 呜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pk赛主持稿,内容包括关于古诗词朗诵比赛的主持稿,古诗词朗诵比赛主持词要有古诗词的穿插,有文化内涵.,古诗比赛的开场白。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遨游诗海,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共同领略诗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
【注释】 选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文公,指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百世师:《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天下法:《礼记·中庸》:君子“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
-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何则?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旬月以还,厥疾
-
白衣港近千人,只有一个剃头匠,叫海生爷爷,当年四十来岁,身材瘦高,西式头,瓜子脸,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平时
-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校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蹇连困颠
-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
初月微明漏白烟,碧松梢外挂青天。西风静起传深业,应送愁吟入夜蝉。 作品赏析深业:一作深夜。夜蝉:一作夜禅。
-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①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② 【注释】 ①隤:坠落,指名声败坏。②老母:李陵之母。李陵投降匈奴,其母亲妻子都被汉朝所杀。 【译
-
小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