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注释】
选自荀子·天论。
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
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探讨头顶上的天,“天”成了百家争鸣的热点之一。荀子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 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尚贤使能,重视人为。在对各家各派“天”论观进行批判和总结的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天命观,向盛行于商周两代的天命论挑战。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变化有自身的规律,不会因为尧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消亡。政策正确、社会安定,它就呈吉兆,政策失措、社会动乱,它就呈凶兆。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日月列星,四时风雨是“天行有常”的具体表现。这是大自然的职能,既无神力主宰,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世的吉凶祸福也不是由天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人是否适应客观规律。社会的治乱不在天,不在时,不在地。唐尧与夏桀,天时相同,可是前者以治,后者以乱,说明治乱不由天定,完全在于人为。
-
《庄子》 北冥 ① 有鱼,其名为鲲 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 ④ 而飞,其翼若垂 ⑤ 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⑥ 则将徙 ⑦ 于南冥。南冥者,天
-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① 诗曰:孝敬崔家妇,
-
谢傅东山下,白云窗户幽。 身如蝉蜕解,梦挟凤车游。 石润初牧雨,衣寒已怯秋。 无心信舒卷,天地日悠悠。 贝琼作诗,早年师从杨维桢,但又与其宗旨颇不相袭,而自成一体,温厚之中,自然高秀。朱彝尊《静志居诗
-
荀攸传荀攸传 【题解】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被称为
-
傅若金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 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傅若金,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曾以异才被荐“佐使安南”。这首绝句,便是他出使安南(今越南)归来,行至回雁峰时所作。 回雁峰
-
谱牒·家谱的基础知识·家谱的内容与格式 家谱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
大墙后,一个怪怪的名字,我结婚之后的家就安在那。大墙后是个居民区。它是坊子煤矿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职工居用的老房子。居民区共有二百
-
《二京赋》 赋篇名。又分《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东汉张衡作。关于此赋写作缘起,《后汉书·张衡传》说:“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
-
预 言 ◆ 阿 兰 我认识一个人为了知晓自己的命运,就让一个算命的看手相。他跟我说他这么做只是好玩,并不是真的相信。如果他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