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任侠者”注释、翻译和解说
——淮南子·氾论训
【注释】
①其所施德者:他曾经施与恩德的人。②反:通“返”。③而即尔, 你。
【意译】
楚国北部有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他的儿子、孙子多次劝他不要多管闲事,他根本不听。县里的盗贼对他的家里进行打劫,事情发觉得早,他吓得半夜里逃走了。可是盗贼还是穷追不舍,在路上追到了他。这时以前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人,都来为他抵抗盗贼。这位爱打抱不平的人终于幸免于难,回到了家里。他对他的儿子说:“你们以前多次劝我不要打抱不平,现在发生了危难,果然靠着我平时的积德而免于一死,你们的劝告是不能听的。”这个人知道免于危难的道理,可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危难,如果像这个爱打抱不平的人一样来看问题, 岂不是糊涂了。
【解说】
社会上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最好应该由警察来管,狗拿耗子有时反而会把事情搞糟。比如什么人都带上一顶大盖帽,捋起袖子,就要叫你罚款。这实际上是对老百姓的一种敲诈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绝,要不得。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些地痞恶棍行凶街头的时候,不但路人把头一转,只当不看见,甚至更有一些人把这反当作戏来看。受害者向天呼救,并不见一人出来打抱不平。这时如果有一个任侠者出来,那该有多好! 如此看来,社会上违法乱纪的事情,光靠警察也是不行的,警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警察巡逻执勤。因此任侠的精神并不见得要完全抛弃。故事中的北楚任侠者看来是打抱不平得罪了盗贼,引来了劫舍之祸,虽然得到了以前受惠者的相救,总算是善有善报,但在作者看来,因了以前的任侠施德而免于难,其实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家是讲明哲保身的,按作者的意思,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去得罪那些盗贼,也就是不要去打抱不平,不要管闲事, 自扫门前雪,莫管人家瓦上霜,这样就不会引起灾祸,没有灾祸,也就谈不到要设法免于灾祸,真可谓是釜底去薪,没有了干柴,哪来烈火?这样的想法果然高超,但只可惜,盗贼者流并不会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君子原则。他们往往是见弱就欺,见软就捏,能偷则偷,能抢则抢,你不惹他,他也会找上你的门,否则他们也就无事可干了。所以对待这些社会渣滓,靠作者这种道家的哲学是不行的,要的就是北楚这样的任侠者,这样的任侠者多几个,可以聊补警力的不足,社会也可以因此多几分安定。因此,当为北楚任侠者正名,当为北楚任侠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喝彩。
【相关名言】
人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
——吕坤呻吟语·克治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英国·狄更斯
-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
清明日对酒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
-
【原题】:正之二十八日忽小霁领数客过东湖若水有赋为次韵
-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现在的江苏镇江北。王湾,洛阳(先河南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作特色 寓情于
-
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客似游江岸,人疑上灞陵。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
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故宅旧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于唐乾元二年(759年)流寓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茅屋而居,当时的茅屋很简陋,杜甫的生活也很清苦,其屋顶曾被秋风
-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保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
更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