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出处】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意思】诗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 述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激战。五千将士,誓死杀匈奴之敌,奋不顾身, 但结果全部丧身疆场。表现了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注: 匈奴,借指唐朝外敌。 【全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①本篇选自全唐诗。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②匈奴,秦汉时期活动于漠北草原上的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貂锦,由貂尾装饰的锦衣,即战袍。此借指士兵。因此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与西汉李陵出击匈奴战败的历史记载相同,故旧注多认为此诗所写为李陵战败事。③无定河,源出内蒙古,向东南经清涧流入黄河。因急流挟沙,深浅不定而得名。 【鉴赏】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为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陈陶有陇西行四首,这是第二首,写出了对于边塞战争的感受。 诗共四句,首二句直陈唐代边塞战争的一个英勇而悲壮的场景,对于战争的残酷无情虽不着一字,全以事实说话,且以“誓扫”句写出了唐军的英雄气概,但毕竟他们战死了,这是英雄的悲剧。这两句看似平铺直叙,但却内含筋骨,意义丰富、深沉,耐人思索感叹。前人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中只赞赏本诗后二句,而指责首二句为“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是没有吃透本诗的缘故。事实上正是这首二句,才引发了后二句的欲止不能的对于这种悲剧的感伤。自然,后二句更是出手不凡的,五千将士,就这样化为“无定河边骨”了,可是谁能想到,他们的可怜的寡妻,还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内地眼巴巴地盼着他们凯旋归来,连做梦都在和他们团聚呢!这又是人生的悲剧。全诗仅四句,却写出了这相联相叠的双重悲剧,具有着十分震慑人心,使人无法排解的悲剧艺术感染力。 【赏析】 陇西行 本乐府旧题,但本诗以平仄相谐,不入 乐府,而入绝句。陇西指今甘肃宁夏以西。此诗以汉喻唐,既写了出征将士的勇敢,也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悲剧。 “誓扫匈奴不顾身”,匈奴,本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汉代时常常侵扰汉王朝北方。此处借指唐代北方的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这一句写出了出征将士群情激奋,勇赴沙场的场面。 “五千貂锦丧胡尘”,五千多将士在与敌人的浴血奋战中壮烈牺牲了。从上句的群情激昂地勇赴沙场,到这一句全军将士的全部壮烈牺牲,即有一扬一抑之意,也有一以贯之之情。它使人对这“五千貂锦” 由赞叹转入痛惜,同时贯串着一种誓死杀敌,虽死犹生的豪气。正因为这种勇敢与豪情,使后面两句的感叹更为有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是黄河的支流,源出于今内蒙古,经陕西榆林、米脂至清涧县流入黄河。因流沙沉积,深浅不定,故名。这两句上承前两句说: 战争已经发生过好多年了,连阵亡将士的尸首也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淋,都变成了白骨。但是将士的妻子却因消息无人传递,依旧在家中翘首盼望他们的归来。甚至因为长久无消息,常常梦见他们回到自己身边,又和自己一起过起了甜蜜的生活。但他们哪里知道,这已经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此两句之所以沉痛,不只是因为战争的残酷,还因为作者将现实中的白骨与梦境中鲜活的人作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数阵亡将士的哀悼和对其妻子的同情。将士的死亡已经是一个悲剧了,而由这悲剧所引发的他们的妻子身上的悲剧更动人心魄。 【备注】 陇西行,汉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三七相和歌辞·瑟调曲。陇西,指延伸于陕西、甘肃边境的陇山(六盘山南段)之西。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于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诗歌颂一个能操持门户的能干主妇。张玉穀古诗赏析评云:“此羡健妇能持门户之诗,旧解皆云中含讽意,盖因妇人宜处深闺,不应自应宾客也。然玩诗意,以凤凰和鸣,一母九雏兴起,则此好妇之无夫无子,自可想见。门户既藉以持,宾客胡能不待? 篇中绝无含刺之痕。”后世拟作颇多,自梁简文帝始,但言辛苦征战,佳人怨思,其中以唐陈陶所作最为著名。②唐组诗名。七绝。乐府旧题。陈陶作,见全唐诗卷七四六。约作于大中(847—859)中。共四首,其中以第二首最为传诵:“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前两句总写将士英勇杀敌,伤亡惨重,为后张本。后两句以沙场枯骨和春闺思梦呼应对比,具体描写长期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构思独特,“凄婉味长”(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明杨慎认为此诗化用汉贾捐之议罢珠崖对“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语意,“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升庵诗话卷一二)。王世贞评“可怜”二句曰:“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又云:“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艺苑巵言卷四)清沈德潜则曰:“作苦语无过此者。然使王之涣王昌龄为之,更有馀韵,此时代使然,作者亦不知其然而然也。”(唐诗别裁卷二○)高步瀛亦以王说为“不然”:“若前二句不若此说,则后二句何从着笔?此特横亘一盛唐晚唐之见于胸中,故言之不能平允。”(唐宋诗举要卷八)
猜你喜欢
  • 苏轼《次韵钱越州见寄》全诗鉴赏

    莫将牛弩射羊群,卧治何妨昼掩门。稍喜使君无疾病,时因送客见车轓。搔头白朆秋无数,闭眼丹田夜自存。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

  • 《老子·八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老子·八章》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篇,全文共七个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该章以“上善若水”开篇,强调柔弱胜刚强。通过比喻,告诫人们应像水一样,不争不抢,安抚世界。文章称道:“垢弊止,养形导德”,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善者,吾善之”,号召人们以善为道德准绳。最后,“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提醒人们谨守中庸之道,遵循自然之理。全文言简意赅,至理明晰,对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深远的指引作用。

  •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

  • 字好写的古诗词(谁有字好写一点,最最简单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字好写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谁有字好写一点,最最简单的古诗,有没有字比较好写并且是五言绝句的古诗,适合写书法的国学经典诗词。忆王孙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唐太宗·李世民《出猎》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① 。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② 。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③。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琱戈夏服箭,羽骑绿沈弓 ④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⑤

  • 白居易《中隐》全诗赏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

  • 苏轼《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全诗鉴赏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纳官赎罪人何在?壮士悲歌泪万行。

  • 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全诗赏析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作品赏析【注释】: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两首提到他,另一首的题目写作《米嘉荣》,大约是本诗的初稿。《与歌者米嘉

  •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原文与赏析

    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

  • 16小学必背古诗词(人教版1一6年级必背古诗文4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6小学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1一6年级必背古诗文40首,人教版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古诗单上的)急,小学一到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要具体。小学生必背古诗40首(新课标) 1.江 南 (汉乐府) 江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鱼 戏 莲 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