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注释】
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昔:从前。
什篇:作品。
为情而造文:内心先有感情的激荡而后有文。
造情: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生活实际,胡编乱造。
【赏析】
刘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重视内容和情感的真实美,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美,对只注重文采而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斥之为口是心非。他高度赞赏诗经内容真实、反映生活、能够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汉代大赋,则贬之为“为文而造情”。他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意思说:从前诗经的作者,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诗歌;后来的辞赋作家,是为了创作才造作出感情。
刘勰认为,诗经的作者有真挚的思想感情,心里郁积着怨愤,为了“讽其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真情实感而创作,写出的作品内容真挚而充实,具有朴素的自然之美,是“为情而造文”。后来,“为情造文”成为诗文创作的基本要求,评论家也把是否“为情造文”作为评论作品优劣的标准。清代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有:“凭空何处造情文,还使灵光助风分。”认为诗歌创作必须有真实的感受和坚实的生活基础,遇上灵感的火花,才能写出优秀作品来。高明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都是抒写真性情、真怀抱,以情驱辞,情文并茂,所以能动人。在形式方面,他们也能量体裁衣,辞为情设,修短适度,以情动人,做到“要约而写真”。
反之,刘勰认为,赋颂的作者没有真挚充实的感情,没有郁积的愤慨,只为卖弄才华,沽名钓誉而创作,写出的作品必然浮辞华藻,矫揉造作,感情空虚,甚至“言与志反”,本末倒置,因而遗真逐伪,造成作品“淫丽而烦滥”,是“为文而造情”。清代叶燮完全赞同刘勰的观点,他在原诗·内篇中对此批评说:“浮响肤词,不从中出,如翦采之花,根蒂既无,生气自绝。”叶燮把凭空造情,无病呻吟,或故作多情的假诗,比作没有根蒂的纸花——尽管雕绘满眼,外表华丽,却是毫无生气的东西,终究没有艺术感染力。
-
国学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出处和解释
【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语出唐代李白《上李邕》诗。有朝一日,大鹏随风飞起,直上到九万里的高空。假使风停,大鹏落下来,也能掀起巨大的海浪。作者以大鹏自比,
-
【名句】法 ① 者,天下之仪 ② 也,所以决疑 ③ 而明是非 ④ 也,百姓所县命 ⑤ 也。 【注释】①法:法律。②仪:准则。③决疑:解决疑难。④是非:正确与错误。是,正确;非,错误。⑤县(xuan)命
-
清·刘蓉 2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3 ,辄起绕室以旋 4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5 。每履之 6 ,足苦踬焉 7 。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 8 ,坐语
-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罗幕。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高楼睡起
-
【5469】中国问题(〔英〕伯特兰·罗素著,田瑞雪译,中国画报出版社,1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68元)△15章:种种疑问;19世纪前的中国;
-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
-
县委在全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县委方书记要到桐山乡指导开展这项活动。他决定到桐山乡下搞调研后,再和乡党委一起研
-
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樽便共欢。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
报任安书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
-
没有像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谓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就记载着一个“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带上西施,离开越国,定居于“陶”,成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