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见杏花》(吴融)原文|鉴赏|赏析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吴融中进士后在朝廷任职,前期曾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后来,唐昭宗被劫赴凤翔,吴融扈从不及,客居阌乡。这首诗或即写于去官期间。
这不是咏物诗,而是托物寄兴的抒情诗。它抒发了诗人在途中见到一枝杏花时产生的种种细微复杂又富有层次的思想感情,意境幽深,诗意含蓄,笔致委婉,是体现吴融诗歌风格特色的代表作。
首句“一枝红艳出墙头”,突兀而起;次句“墙外行人正独愁”,文势一转,“正独愁”有点出人意表。这两句提挈全诗。杏花开在农历二月间,和柳色一样,是早春时节最有特征性的景色。严冬过后,在户外行走,忽然见到一家墙头伸出一枝红色娇艳的杏花,应该欣喜不已。然而,诗人看到那象征青春和生命的红艳的杏花却唤起了异样的苦涩情味。这时他正碌碌风尘地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上,既忧国事,复嗟自身,因而对这报春使者杏花,反而产生了另一种感情。
颔联:“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诗人喜欢春天,当然也爱杏花。他曾写有两首杏花诗,其中有句云: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徘徊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可见他对杏花爱之切,对春天恋之深。但当他经历了宦海浮沉,走过曲折的人生道路以后,却感到,杏花虽美,败落也快,即使长守着它观赏,也是短短的几天。花开固然可喜,败落不免伤感,更何况在途中,要观赏也无法久留,于是倍觉难堪了。
颈联“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说因为时节尚早——“春浅”,树木还未长出繁茂的叶子来,林中显得十分空疏,到傍晚树上只有归巢的黄莺;杏花香传来,还夹带着阵阵寒意,喜欢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更未见。此联看似描写早春景色,实则在突出杏花寂寞孤独的处境中融入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尾联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诗人对长安的杏花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那一片绚丽夺目的杏花,与阳光相辉映,笼罩了神州大地,对这景象怎能忘情?诗人被迫离开朝廷以后,一直在外飘零,但京都长安生活他却无法忘怀。而这正是他愁思满怀的原因。
全诗以杏花起兴,借以抒发诗人的流离之苦与忧国之情,委婉动人。
这首诗的首句“一枝红艳(一作杏)出墙头”,吴融在另一首七律杏花中改作“最含情处出墙头”。后代诗人袭用、化用此句的较多,北宋宋祁玉楼春有“绿杨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句,叶绍翁游园不值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句,南宋陆游马上作有“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句,可见其影响之深,流传之久。
-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力衰在所
-
上人书上人书 【原文】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47]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
-
李廉《武功山记》 李廉 安成以仙名山者,有浮山之魏,洞阳之黄,清化之胡,武功之葛,皆著于图经;而莫盛于武功。或曰: 大江西南三巨镇,衡、庐、武功也。武功以僻远不见经传,不得与衡、庐并显。然究竟脊脉,则
-
形容一本书出版之快犹如跑马。该词源于新中国成立前。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一些连环画出版商发现有的新影片票房很好,于是在一部新影片公映之前,就约请三五个连环画编绘者,前一天去看试映片,看完后,连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六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有哪几首,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这有六年级必背古诗 不过不是20首 是25首 1.《秋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
-
雷声普化天尊 (北京白云观藏) (弘治元年) 尚书周洪谟等言:雷声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 [案] 道教对民间的雷神信仰加以改造,给雷
-
作者简介 艾伦·金斯堡(1926— )美国诗人。生于新泽西州帕特逊市的一个俄国移民家庭,曾就学于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而后当过搬运工人,文学经纪人,电影演员等。金斯堡是“旧金山文艺复兴运
-
石延年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死,对他的好友来说是晴天霹雳;唯其突然,更加重了作者的悲痛感。这首挽诗正是抓住了“突然”这一点来着笔。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
-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
-
唐·来鹄 2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 3 ,其老曰:“遵故实以全 4 ,其秋庶可望矣 5 。”乃具所嗜为兽之羞 6 。祝而迎曰 7 :“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 8 !”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