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刖跪击马(杂上·十一)”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刖跪击马(杂上·十一)”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
曰:“尔非吾君!”
公惭而不朝。
晏子睹裔款而问曰:“君何故不朝?”
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
晏子入见。
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言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干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晏子对曰:“君勿恶焉!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令君有失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
公笑曰:“可乎?”
晏子曰:“可。”
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注释】 ①闺(gui规):王宫的门。 ②刖(yue月):断足,古代的一种刑罚。跪(gui贵):足。古代受刖刑的人多服役看守宫门,文中即指守门人。 ③戮(lu录):羞辱。 ④齐:读作“跻(ji机)”,意为升进,登上。 ⑤征:指赋税。 ⑥朝:朝见。

【今译】 齐景公大白天披头散发,驾着六匹马的车,载着女人,驰出王宫正门。守门的刖跪打景公的马把车赶回去。
刖跪喝道:“你不是我的国君!”
景公羞惭而不上朝听政。
晏子见到景公的嬖臣裔款问道:“国君是什么缘故不听朝?”
裔款回答:“先前,国君白天披散着头发,驾着六匹马的车,载着女人驰出王宫正门,刖跪打马把车子赶了回去,喝道:‘你不是我的国君。’国君羞愧而返,不再出来,所以不来上朝。”
晏子进宫请见。
景公对晏子说道:“先前,寡人有过错,披散头发驾六马之车驰出正门,刖跪打马把车子赶了回来,还嚷道:‘你不是我的国君。’寡人靠大夫你赐惠辅助,得以率领百姓敬守宗庙。当今被贱人刖跪羞辱了,使国家因此蒙受耻辱,今后我还能够登上诸侯的位置吗?”
晏子回答道:“国君不要厌恶这人这事。我听说:‘臣下不能忠谏直言,那是君上有隐蔽的过失;民众多忌讳直言,那是国君有骄横越规的行动。’古时候贤明的君王在上,在下的臣子多敢直言忠谏;国君在上好善,人们就不再讳言。今天国君行为有过失,刖跪敢于直言加以禁止,这是国君的福分哩,所以臣前来庆贺。请求给刖跪赏赐,借此表明国君好善的美德;礼遇刖跪,借此表明国君接受谏言的态度。”
景公笑道:“这样使得吗?”
晏子答道:“使得!”
于是下令:赏赐刖跪加倍的费用,免去赋税,可以随时朝见国君,不必有事。

【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佯为不知,直‘尔、汝,之。臣闻句四、古者句三、今君句一,省合得法,遂洗排套。欲赏礼刖而反美公,斯陈善进谏之妙术也。比于明君,自解非君之惭,岂特齐于今诸侯乎!”
民初·张之纯诸子菁华:“楚子丧师,鬻拳拒之,不使入(见左传庄公·十九年)。齐侯违礼,刖跪击之,不令出。太史公谓刑余之人无足比数,夫岂尽然。”

【总案】 这是一篇宣扬“贵法”意识、赞杨“执法不阿”精神的生动故事。
故事在人物刻画与情节安排方面是颇具匠心的。刖跪是刑余之人,为门者,是服贱役的卑微人物,但他却是严厉的“执法者”。齐景公自恃尊贵,披头散发,驾六马,拥妇人,闯宫门,成为光天化日下的“触法者”。通过这两个人物贵贱尊卑的鲜明比照,以及“执法”与“触法”行为的尖锐对比,揭示出故事中“明法”和“贵法”的主题思想。齐景公因为被“执法”的刖跪斥回,羞愧不朝,这反映出贵族传统的“越法”的特权观念与新的“贵法”思想的矛盾。晏子讲的道理虽是一般的常理,但他主张“礼赏”刖跪,正是新的“重法”思想的体现,也是对“执法不阿”精神的赞颂。这篇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法家思想的传播,提高了人们对法的严肃性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于“恃尊傲法”的陈旧意识的嘲笑与鄙弃。
猜你喜欢
  • 《史记·老子: 无为清静》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①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②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

  • 刘禹锡《和重题》全诗赏析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 唐宋词之《苏轼《浪淘沙》》原文、鉴赏和赏析

    苏轼《浪淘沙》苏 轼 苏 轼 探春 ①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 ② 。槛内群芳芽未吐 ③ ,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 ④ 。雪霁前村 ⑤ 。东君用意不辞辛 ⑥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 给亡妇 朱自清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

  • “不敬其德,早坠其命”注释、译文和感悟

    召公 ① 曰:“我不可不监 ② 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惟 ③ 不敬厥 ④ 德,乃早坠 ⑤ 厥命 ⑥ 。”(《尚书·召诰》) 注释 ①召公:西周大臣,名奭(shì),曾辅佐周武王灭商。②监:通“鉴”

  • 苏轼《点绛唇》全诗鉴赏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搵。拭尽残妆粉。

  • 观察与判断

    观察与判断观察就是注视,判断就是决定,这两者并合起来,就是——见识。人人都有眼睛,都喜欢观察,但不一定能够透视事物。人人都有脑筋,

  • 《桥》鉴赏

    作者: 任光文淑慧

  • 《诗经》之《绿衣》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 (里、已,之部。)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 曷维其亡! (裳、亡,阳部。) 绿兮丝兮, 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 俾无 兮! (丝、

  • 《折桂令·登姑苏台赏析》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首三句写总写了姑苏台的高峻的形势。使得整首曲子一开始便有了一种开阔的气势,为接下来的怀想和抒情做好了铺垫。“百花洲上”点明了姑苏台的位置,即在苏州城西南的百花洲上,靠近太湖。苏州是春秋时吴国的都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