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赠刘景文》全文、翻译和鉴赏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原诗今译】
荷塘残败再也看不到遮风挡雨的伞盖,
菊花残了,还有顶霜傲雪的枝柯存在。
景文啊,一年最好的风光且莫要忘记,
是那橙黄橘绿、两色相间的金秋季节。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作 者第二次任杭州地方官时。距此二十年前,他曾因站在旧党 阵营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被外放来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次却是因为反对旧党上台后尽废新法,而被他曾不遗余 力拥戴过的旧党贬谪。苏轼虽思想复杂,但就政治态度而 言,是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儒生。诗中所咏是晚秋景物,而此 时他已年逾五旬,步入生命的晚秋,所以自然之秋激活了对 生命之秋的评价认识,于是借答友人之机抒发出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站在西湖岸上看一望无际的荷田, 清艳的荷花也无法抗拒深秋的风刀霜剑严相逼,纷纷凋落, 如伞盖一样的荷叶已经枯萎。只写荷塘,而写尽萧杀的晚秋 之景。这景象令作者顿生凄凉之感。在生命的晚秋时,他再 度失宠,看来永无出头之日了。宋人周敦颐以出污泥而不染 的荷花来喻人品的高洁,因此,落尽花瓣的荷花又何尝不 是作者对自己高尚的品质和凄凉晚景的自况?“荷尽”与“已 无擎雨盖”构成由果溯因关系,即荷花落尽是由于失去了伞 盖一样的荷叶的庇护。作者将荷叶联想为伞盖,还另有一番 含义。盖也指王公贵族车乘上的伞盖,所以作者大约联想到 皇帝的庇护: 我这朵高洁荷花的凋落,不仅因为权臣的倾 轧,而且由于皇上的偏信而不加恩宠。前程黯淡,心理上的 阴郁可想而知。
“菊残犹有傲霜枝”,他将目光从辽阔的湖面收回,看到 岸边的菊花。此时,花朵残败。菊花在百花凋杀后斗寒凌霜 而怒放,因此成为人们心中不畏险恶环境、傲岸不屈的象 征。但是现在也难以忍受寒冷而纷纷落地,这进一步写出他 所处政治环境的恶劣。菊花仍是自比。难道自己真要在晚年 没有声息地被扼杀吗?突然,那仍保持着浓绿色而挺立在寒 霜中的菊枝使他昏花的老眼一亮。它铁骨铮铮,至死不屈, 难道不能给自己如何度过最后的生命一些启示?这“犹有傲 霜枝”几字,如同在风雨如磐的晦暗中投下光明,使人精神 为之一振。同时,也起到向后两句议论的过渡作用。
正由于这一启示,作者发现了寒秋无法取代的美。“一 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按文意,这句应是“君须 记橙黄橘绿时,最是一年好景。”作者将“一年好景”提前,不 仅是为符合诗歌格律,更重要的是要先提出悬念:残败不堪 的寒秋才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迫使读者去探究这与众 不同的结论从何而来。古人一贯将秋天视为残酷而衰亡的 季节,苏轼的老师欧阳修曾写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 淡,烟霏云敛;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 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秋声赋)这样读来使人 色变的句子。而苏轼却偏偏大反前人之意,为什么?原来是 有着满山遍野的已经成熟和即将成熟的黄橙绿橘。生命虽 然行将结束,但也只有在这时才真正成熟,硕果累累,这不 美吗? 橙橘成为生命真谛的载体。早在作者之前一千多 年,屈原就发现:“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 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类 白,类任道兮。”在将要辞别人世的暮年,能有什么比如橙橘 一样崇高和纯洁更使人感到生命之树常青,更使人感到充 实和幸福?
宋人作诗因好发议论而致有“味同嚼蜡”之讥。但是,诗 中议论只要形象,能发人深思,当然是有价值的。这首诗寓 理于景,理借物发,所以读来余味无穷。
-
【注释】 选自《尚书·泰誓中》。泰,极大的意思。武王伐纣,大会诸侯。武王向广大诸侯誓师,故称《泰誓》。 惟日不足:整天做,还嫌不够。 【赏析】 周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仁慈爱民,礼贤下士,天下士人都来投
-
《佳人》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
《庄子》 仲尼适楚 ② ,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③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④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 ⑤ ,累丸二而不坠 ⑥ ,则失者锱铢 ⑦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 ⑧ ;累
-
【原题】: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923年8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秉烛真如梦,倾杯不敢余。天涯老兄弟,怀抱几时摅。
-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吾村霭暝
-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 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 予要女。 《箨兮》一诗出自 《诗经·郑风》。吟诵这首古老的诗篇,一股混合着上古时代中原大地黄泥味儿的热烈纯朴情怀立刻便
-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而今岂是高怀。为千里、莼羹计哉。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作品赏析【注释】①词作于绍熙五年(1194)秋,时稼轩二度罢仕,朝廷委以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