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信念用典名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信念用典名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同志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这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正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不管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这种家国情怀的写照。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振兴中华”到“我们都是汶川人”,百余年来,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推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着中国梦前行,赋予我们向着民族复兴进发的能量。这种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必然的组成部分。

■原典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释义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次年农历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吟诗两首,留别家人。此为第二首。

此诗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广为传颂的名句。上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的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生死:偏义复词,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只起陪衬作用;下句的“祸福”用法相同。林则徐认为: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即使牺牲性命亦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灾祸而躲避。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

尾联“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诗人借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以戏语劝慰妻子。并自注云:“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作为一介谪臣,诗人语气平和,于旷达幽默之中,隐含着难以抑制的忧患意识,展现了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博大胸怀。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梅曾亮·上某公书》鉴赏

    古文观止·梅曾亮·上某公书 久未肃启 【1】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出处】唐李白《 赠孟浩然 》 【译注1】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他常常频频饮酒以 至沉醉,每每迷恋繁花以至流连忘返。中圣

  • 白居易《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全诗赏析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樽前醉送春。

  • 古代名句“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注释与译文

    【名句】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注释与译文]拚,不顾惜。将,语助词,无义。两句的意思是:就是豁出十万中华儿女的头颅和热血,也一定要把祖国从危亡的局势中挽救出来。作者是清代女革命家,她有感于日

  • 民国北京城

    【3038】民国北京城(董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0 7万字,2014年10月第1版,46元)△本书分三部分:规划北京;经历北京;书写北

  •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全诗鉴赏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去岁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极可畏。)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扑缘

  • 苏轼《牡丹和韵》全诗鉴赏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水竹傍□意,明红似故园。

  • 马兆玉《玉门读本(组诗)》

    玉门鸟昌马沈家湾是其母腹之地。沉积岩铭记的古湖泊森林、茂盛植物、可以与丰美的水草通灵玉门鸟的秀姿,带有温润的光,和风一再拂弄的软涟

  • 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调整,随意

  • 共产党员系列谈

    【4824】共产党员系列谈(李洪峰著,人民出版社,16 8万字,2016年4月第1版,36元)△七讲:①共产党员要了解党、热爱党;②共产党员的基本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