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作品《汴京纪事(其七)》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1〕汴京纪事是刘子翚的一组七言绝句体的政治抒情诗,共二十首,通过抒写靖康事变汴京沦陷前后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情,在南宋广为流传。这是其中的第七首。刘子翚(hui公元1101~1147),字彦冲,自号病翁,崇安(今福建县治)人。理学家。曾通判兴化军,因病归隐武夷山。
〔2〕覆鼎:鼎是国家宝器,覆鼎是打翻宝器,钱钟书注:“出于易经里鼎卦的爻辞,指误事失职的大臣。”前朝,指徽宗朝(公元1101~1125)。
〔3〕池台:池塘和楼台。王傅宅:太傅王的宅第。王于徽宗朝曾任宰相,封太傅,专权贪婪,敛财不择手段,在汴京建有方圆数里的宅第,建筑豪华。被称为祸国殃民的“六贼”之一。
〔4〕太师桥:太师蔡京宅前的桥。蔡京是徽宗的宠臣,也曾任宰相,封太师,被称为祸国殃民的“六贼”之首。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谴责误国的权臣王和蔡京。诗人以“夜月池台”来状写“王傅宅”,以“春风杨柳”来状写“太师桥”,显示他们的豪华和风光,这是曲笔,不言自明。这正表现他们弄权枉法,侵吞国库,搜刮民财,营造府第,过着奢侈的生活,造成国家的覆亡。作者认为这些祸国殃民的贼子,即使尸骨腐烂仍将永受人民的唾骂。读罢全诗,再看那“夜月池台”、“春风杨柳”,便能体会其辛辣的讽刺之用心了。
-
作者: 牛成孝 【本书体例】
-
秦朝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有人携败席,踵门 ① 告曰:“昔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秦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之田易之。逾时,又一人持古杖以售之,曰:“此乃太王 ② 避
-
刘禹锡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从诗题上看,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①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冥(m
-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胡月入紫
-
《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韩寿美姿容》原文鉴赏
-
“为春瘦”三句,点明为“春情”而瘦矣。此言词人因春至而牵动相思情,并且被这“春情”缠绵得瘦弱不堪甚至比初春时,光零零的瘦削的梅花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词人说:不知道我的这份相思情,伊人(即“花”)知道不知道?“任枕函”两句,写孤寂状。言词
-
【作品提要】 以利加拿的妻子哈拿向耶和华祈求生子,并允诺让儿子终生归与上帝。哈拿如愿以偿生下儿子撒母耳,孩子断奶后,哈拿信守诺言,将儿子连同供品一起送入圣殿。撒母耳在圣殿中长大,他从小虔诚善良,完全不
-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瑞玉旅庭,爰讲比邻之好;虎臣在泮,复通西域之瑁式燕示慈,与人均福。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
-
《诗经》概说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大致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换句话说,是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