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为老人寿》
[宋]洪咨夔
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门前骢马权奇种,台上慈乌反哺心。
花鸟屐,柳湖尊,好将长健傲长贫。诸孙认取衰翁意,插架读书不负人。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乐章集注“正平调”。老人,谓尊长,多指父母。“为老人寿”,指给父母亲祝寿。
“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这是该词中两句名言,词义警策,精炼切要;哲理弘深,立志高远。
天理,犹言天道。从来,犹言自古至今。屈,同“曲”意,信,同“伸”,意谓按天道,屈了必有伸。这种朴素的唯物观点,在当时应该说它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东风到处物皆春”,东风,即春风。到处,谓春风所到之处。物,指大地上的各类生物。春,此处为生机、生意,即春意盎然之势。这句即是说,凡是春风所到之处,一切生物无不生机勃勃,春满乾坤。
这两句诗,前一句虚写,是诗人对父母的劝导之语,特别是“从来”二字好似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后一句是实写,为反衬之语。即是说,自然界的春天对一切生物都是那么公平,从不欺骗人。一个“皆”字道出了这个普通真理,可谓说理中的,恰到好处。
或问曰:为父母祝寿,为何要说这般话?其实,我们从这首词的主旨:“好将长健傲长贫”一句就不难看出,这是诗人对儿孙满堂且又清廉贫寒的父母的赞语。诗人劝导老人:那些荣华富贵的官吏们,总是宣称他们的显赫地位是命中注定,甚至说是“天”主持公道而赐给他们的,这是骗人的谎言。然而,像我们这样善良诚实的人家,而今“诸孙”满堂,也不是托天赐福,而是靠老人春风化雨的结果。眼看他们个个“插架读书”,将来定会春色满乾坤!
我们透过诗人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这位抨击当时政治黑暗的著名人物,确实写了不少讽刺官吏、怜惜人民的好作品,值得后人称赞。史载他“迁金部员外郎,尝应诏陈事,父见其疏,曰:‘吾能吃茄子饭,汝无忧。’历官监察御史,劾罢枢密使薛极,朝纲大振。”这充分表现出他为官清正、光明磊落的品质。
这首词是诗人为父母的祝寿之词,故写得有理有节,娓娓动听。新巧的比喻,率直的说理,二者相辅相成、熔铸一体,表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出处】唐.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意思】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
-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驱:驱赶。 獭:水
-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作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作品赏析【注释】①离亭:古代送别之所。【评解】韶华易逝,流光催人,转眼春去秋来。西风落叶,高楼雁声
-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将军,手污吾足
-
虽在暗室,如对大宾。其于接物,温恭诚信,充积有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虽在暗室,如对大宾。其于接物,温恭诚信,充积有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北宋周敦颐曾作《爱莲说》,把莲花尊为“花之君子”,极力赞美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微风萧萧吹菰蒲①,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③,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④,清境过眼能须臾⑤。鸡鸣钟动百鸟散⑥,船头击鼓还相
-
疏星牢落晓光微,残月苍龙阙角西。玉勒争间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羽仪虽接鸳兼鹭,野性终存鹿与麛。笑杀汝阴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